“乖乖,2000兆瓦的发电量,相当于一个小型核电站了,这还是实验堆。等真的建成大型核聚变反应堆,那岂不是可以给全国供电?”

“关键是Q值达到了100,也就是说盘古之心自身的能耗只有20兆瓦,产出远高于投入啊!”

网友们一边讨论着,大多数人仍然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可控核聚变太过科幻了,很多人都是从小听这方面的故事长大,但可控核聚变依旧距离成功还有50年。

可如今,官方居然说可控核聚变已经实现了,也难怪大多数人不敢相信。

与此同时,江河大学物理系的一间教室里,不少学生也刚刚从手机上获得了可控核聚变成功的消息,不由得开始议论纷纷。

台上正在讲课的程远对学生们的骚动有些莫名其妙,他之所以没有接受邀请前往核物理研究所亲眼见证盘古之心的点火,主要也是因为要来江河大学讲课。毕竟他还兼职这所学校的副教授,按照协议每年都要亲自过来上几节课。

当然,学校邀请程远来讲课,倒不是真的指望他能培养多少学生,而是借他知名科技企业创始人的名气,来给学校做做宣传。

不过慕名来听课的学生倒也不少,但由于白天课业繁重的缘故,程远的课就安排在了晚上。

由于正在课堂上,再加上核物理研究所那边一直保密,所以程远并不知道盘古之心已经成功点火并持续运行的消息。

最终还是一名学生举起手来问道:“程教授,网上说盘古之心可控核聚变装置已经成功运行了,而且达到了商用标准,您觉得这是真的吗?”

程远微微一怔,随即反应过来应该是实验成功了,于是笑道:

“我想官方的消息应该是真的,其实这些年我国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这东风就是室温超导体!”

“这是因为,我国的核聚变实验装置是超导托卡马克型,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超导体产生的磁场来约束核聚变高温等离子体。但传统的超导体需要在零下260度的环境中才具备超导特性,所以为了在高温环境中维持超导体的温度,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导致核聚变装置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那学生的反应很快,立刻继续问道:“您的意思是,室温超导体已经被发明出来了?”

这句话立刻就引来了周围同学的惊呼,毕竟大家都是物理系的高材生,很清楚室温超导体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