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快集合!点亮火把!”
瓦剌残存的精兵开始显现优势,未等上级命令,许多士兵自发集结,依托周围的物资与地形抵抗敌人的进攻。
一些瓦剌勇士主动形成内外双层防御圈,外圈持盾遮挡,内圈竖起长枪,迫使周围的骑兵不得不绕道而行,转而攻击那些还未完成集结的友军。
在这混乱的局面中,石亨率领军团试图炸毁重新冻结的冰河,彻底切断瓦剌的退路。然而行动刚进行到一半,阿噶多尔济的表现令人瞩目,他舍弃大部分部队,带领精锐骑兵直奔石亨的方向而来。
石亨大惊失色,连声疾呼:“撤!快撤!快撤!”
丢下手中的武器,他第一个转身逃离战场,身后三千精锐亦步亦趋,纷纷散往四面八方。
他们并非愚蠢之辈,只需远观也先大军的规模,便知正面迎战骑兵的冲锋无疑是自寻死路。
既然战略目标难以达成,不如丢下辎重,趁着夜色掩护,找一处隐蔽之地暂避风头,保全性命为上。
眼看突围之路即将打开,阿噶多尔济仰天长啸,留下大部分骑兵继续牵制,亲自带领余部回援也先及其主力部队。
他的一切都依赖于本部大军,阿噶多尔济今日即便赴死,也定会在军营中殉职,绝不会自行离去。失去大军对他的打击犹如生不如死!
这场战斗持续了将近半个时辰。
也先和阿噶多尔济依靠亲卫军渐渐稳住了局势。
眼看敌人逐渐反扑,而己方士兵体力耗尽。
无奈之下,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范广不得不下令撤退。
停止对主力部队的冲击,所有骑兵集结成一支队伍,掩护步兵撤离,同时不断袭扰边缘处零散的敌军。
不久后,瓦剌两支大军合二为一,在夜色中渡过冰河。
原本二十万的大军,经过京城之战以及此刻的消耗,竟然只剩下了不到五万人。
也先和阿噶多尔济心疼得嘴唇发白、手指颤抖,却又不敢多想,只能全力指挥部队,尽快撤离清风店。
只有到达紫荆关,他们才能稍作休整。他们现在终于明白,经过之前的几次胜利,明朝已经重新崛起。
形势已经完全扭转,不再是他们威胁明朝,而是明朝在步步紧逼他们。
第二天清晨,昼夜兼程的大军终于抵达紫荆关……
偌大的议事厅内,也先将手中的茶杯摔在地上,怒吼道:“该死的叛徒!”
他很聪明,经过昨夜的,自然明白其中缘由。
脱脱不花恐怕早已逃之夭夭,留下的那个大营,恐怕不过是个空壳。
他还以为成功设局让脱脱不花中招,可如今看来,事实正好相反。
更令人惊讶的是,脱脱不花逃跑的速度如此之快,动作又如此隐秘,仿佛根本不怕明朝会背叛他。
也先用脚趾甲都能猜到,凭脱脱不花的性格,如果没有十足把握,绝不会如此冒险。因此,脱脱不花必定与明朝达成了某种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