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泛起光彩

朱祁钰原本正专注于研究,听到他们讨论得如此热烈,也不禁将注意力转移过去。

半个时辰后,皇帝另有要事需要处理,成敬随同离开,热闹的演武场再次恢复了寂静。

石亨伫立原地,徘徊良久,最后拾起皇帝方才搁置的枪,轻抚冰冷的金属表面。

“范广,咱们这些武将,终于有了盼头。”石亨忽然开口说道。

倘若有人此刻瞧见他的神情,定会察觉一向仁慈宽厚的石大善人眼中竟泛起光彩。

一种前所未有的、名为希望的光辉。

……

朱祁钰回到书房继续处理政务,眼前摊放着一堆任命书,旁边还堆放着几张空白卷轴。

兴安早已在书房等候,得知二人归来的消息后,主动迎了出来。

“这些都是于大人送来的。于大人说:‘之前呈递的请功奏疏篇幅有限,未能详尽阐述。但有些事情,终究还是要请陛下过目。’”

“这些任命书,应当就是于大人认为陛下必须亲自审阅的重要事务。”

朱祁钰闻言挑了挑眉,饶有兴趣地看向那些文件。

仔细阅读之后,发现这主要是中高层将领职务的调整。

一部分高层将领在战场上表现欠佳,于谦或是罢免其职位,或是将其降级,腾出的位置则由新秀接替。

这些人皆是军中精心培养的新生力量,与石亨、范广这类人物截然不同。两者的差异在于,前者真心视九门驻军如自家一般;而后者各有所属派系,在边疆已扎根多年,即便位居高位,内心却始终惦记着旧主。

于谦索性并未考虑后者,而是全盘采纳自己在战场上的观察结果,提拔那些表现优异的人才填补高层将领的空缺。

其次是中高层职位的变动,这部分多是因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勇士被晋升,授予兵权并分配新兵,让他们统帅部队。

可以预见的是,假以时日,随着这些中坚力量的加入,九门守备力量必将迅速壮大,完全取代昔日京城的二十万大军。

然而,这其中所需的庞大支出,实在令人头疼。

朱祁钰微微皱眉,心中暗自叹息。

“不知于谦是如何筹集这笔资金的,到时候恐怕还得从皇室府库里拨款一部分。”

“好在这些都是好事,为了弥补军队空缺,花这些钱非常值得。但仅出不进的模式绝非长久之计,必须尽快找到生财之道才行。”

“要想挺直腰杆,一是要有钱,二是要有实力。后者如今并不缺乏,有于谦在,整个京城地区无人能敌。问题是前者,即使皇室府库再充裕,坐吃山空终有耗尽的一天。”

朱祁钰不由得再次想起了海上商路的事情。

当时局势动荡,自己实在无暇顾及此事,只能命锦衣卫先行查探详情,意图做到知己知彼后再谋胜算。

锦衣卫已经调查了一段时间,从他们那里获取的情报,或许也该着手处理此事了?

“不知锦衣卫那边进展如何。”

朱祁钰搓了搓额头,准备回头就去询问一下。

随后拿起大宝印章,一个接一个地将这些任命书盖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