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锦衣卫想挖到大鱼,已经很难很

京城不缺地皮,也不缺人手,但要扩大钢铁产能,就必须有大量煤炭供应,否则整个产业根本无法运转。

考虑到从外地运煤到京城的成本太高,如何在京城附近解决煤炭问题,就变得至关重要。

朱钰轻轻敲着奏疏,陷入了沉思。

这件事,和他前段时间去过的皇家园林有很大关系。

那个皇家园林实际上是皇家陵墓的一部分,而这座老朱家的皇家陵墓,最初并没有发现什么珍贵资源,但后来却很快发现了大量煤矿。

京城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无论春夏秋冬,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煤炭,平时对煤炭的需求非常高。

从外地运来的煤炭,因为运输和其他成本,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于是有些人便打起了本地开采、本地销售、赚取差价的主意。

皇家陵墓附近的煤炭,立刻成了香饽饽,人人都想分一杯羹。

这简直是在皇帝祖宗的棺材上挖金子。可想而知,皇室对此自然是严令禁止的。

但随着时间推移,面对巨额利润,终究会有人忍不住伸手,向上疏通文武百官,向下买通巡查人员,打通利益链条,偷偷开采煤矿来牟利。

日子一长,这条利益链越来越庞大,不知有多少权贵牵扯其中,估计每个月都有几十上百万两白银的流动!

光是利润,恐怕就已经等于如今大明国库的全部白银储备了。

可想而知,为了扩大钢铁产能,于谦要是对这些煤矿下手,将会触动多少人的利益,又会树下多少敌人。

但如果不这么做,京城的炼钢产业就必须依赖外地煤炭,成本自然居高不下,而景泰炉又搬不走,短时间内根本找不到地方重新建炉。

这必然会影响到军械装备的供应,等于直接牵动未来几年大明皇帝的战略部署。

所以,虽然这件事看起来非常棘手,但却确实不得不做。

朱钰眯起眼睛,暗自思索该如何妥善处理这件事。于谦最近非常忙碌,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这件事将主要由他独自负责,其他人最多起到辅助作用。

思来想去,朱钰对于这些蝇营狗苟的小事,毕竟了解还不够深入,短时间内也难以制定出一份可靠的计划来。

朱钰干脆挥手叫来成敬,问道:“成敬,朕记得你接手了王振的情报机构?”

成敬恭敬地俯身答道:“回陛下,确实如此。王振手里掌控着两处青楼,都在京城内外,名声极好,生意兴隆。”

“这些建筑经过特殊改造,暗道密室遍布,番子们平日里藏在里面,能听到客人的一切动静。”

“像这种风月场所,向来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王振手里的这两座青楼,尤其受到文武百官、言官、勋贵和士绅们的青睐。”

“平时打探消息,几乎没有不成功的,微臣接手后,已经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如今已牢牢掌控。”

朱钰点点头,对这种情报机构其实并不怎么感兴趣。

前世身为兵王,他和这些情报机构打过不少交道,甚至有一段时间还亲自管理过一些规模不小的组织。

经验多了,自然也就看透了这些看似神秘的情报机构背后的本质,以及它们是如何运作的。

成敬刚才说的这几句话,已经足够让朱钰看清这个组织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