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杀得血流成河,否则根本无法遏制人们对利润的追求,甚至还会助长疯狂的贪婪。”
“而就算杀得血流成河,用不了几年十几年,一切都会被遗忘,疯狂依旧,贪婪依旧,永不磨灭。”
有了这些被抄家灭族的人作为前车之鉴,部分权贵终于痛痛快快地交出了他们在煤窑中获得的收益。
也有人还想挣扎一下,试图通过文武两道向皇帝施压,希望得到一个好一点的结果。
朱钰当天收到奏疏,直接丢进火盆里烧了。
卢忠有些拿不准皇帝的态度,便来询问,结果得到的答复很简单:
“这些人连欠朕的东西都不还,还能指望他们干什么?”
“想要钱是吧,就给他们钱!”
“朕要的是他们的命!”
这些人真是给脸不要。
皇帝最后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却丝毫不珍惜,反倒以为这是皇帝心软,以为自己还有机会再挣扎一下,或许能少花点钱。
像这种人,都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货色。
留着没用,不如干脆杀了,抄家灭族,多少还能赚点钱填补开销。
最近皇室内帑一直在大笔花钱,却很少赚钱,这样下去,早晚坐吃山空。
灭了这些权贵,抄了他们的家,正好能赚一笔收入!
收到皇帝命令,卢忠兴奋不已,论起抄家,他们锦衣卫可是专业的!
当天晚上,火把连成一串,宛如一条条火龙,将这些权贵的豪宅包围起来。
等到第二天清晨,人去楼空,豪宅里但凡有点价值的东西,全都被清算带走,大门贴上封条,一家老小要么被杀,要么被押进大牢。
灭门锦衣卫的大名一时传遍京城,人人自危,惶恐不安。
朱钰把握得恰到好处,从不冤枉无辜。按理说,不至于造成这么大影响。
可惜,当今大明经过正统十几年的折腾,从上到下,早已烂到根子里了!
有问题的,占大多数,没问题的,反而是少数!
这样一来,不过是抓了几个无法无天的权贵,奏折竟然像雪花一样,堆满了郕王府书房的书桌!
“这些人,当真厚颜无耻!”朱钰暴怒无比,当场将这些奏折扫到桌底。
冷静下来后,叮嘱成敬,将这些奏折的书写者,都记在灰名单上,日后再清算不迟。
成敬闻言,稍稍松了口气,皇帝有三份名单,一份白名单,一份灰名单,一份黑名单。
白名单上,名字寥寥几个,于谦名列其中,是陛下信赖的人。
黑名单则被太监们称为砍头目录,朱钰隔三差五就找理由杀几个,都是皇帝极为憎恶的人。
而灰名单,置于两者之间,不黑.不白,皇帝对这份名单上的人的态度,相对缓和许多,不会动不动就杀人。
朱钰没有理会奏折,选择了沉默,这其实也是一种态度。
当皇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支持锦衣卫的行动,很快就再也没人敢在这方面发言了。
随着几个刺头被打掉,次日中午,锦衣卫镇抚司门口人满为患。
到处是马车,到处是满头大汗的管家,乃至权贵本人亲自出马,想以最快的速度把罚金交纳清楚。
不然,那些被灭了满门的倒霉鬼,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啊!
有此前车之鉴,没人敢再为这点小钱和皇帝对着干。
一个个的,都是玩了命地交钱,直接导致锦衣卫镇抚司大门堵塞,附近的交通更是当场瘫痪。
得知此消息后,朱钰心情大好,略微想了想,决定亲自出门看看。
皇帝又要微服私访,立即惊动了锦衣卫,成千上万的锦衣卫散开来,将大致路线给控制起来。
一如既往,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以求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