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折腾之后,原先传讯召集来的亲信和权贵们,基本上都已经到齐了。
众人走进大帐篷内,瓦剌学着大明的先进经验,特意在自家总部里也搞了一个“勘舆图”。
规模不小,内容涵盖了山外九州,还有部分内三关与京城附近的地形,前者早就有了,后者则是最近才更新的。
面对众人的疑惑眼神,也先在这次会议上,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南下,既可以挽回我们的损失,也能打断大明恢复强盛的节奏。”
“还请诸位想想看,以大明现在的发展势头,让他继续这样下去,最多不出三五年,恐怕大明的铁骑就要踏遍草原的每一个角落!”
众人面面相觑。
有的人对此不屑一顾,觉得大明二十万精锐已经丧尽,京城的二十万大军不过是新兵罢了。
哪有那么容易就练成老兵?更别说马军的组建,同样需要大量时间,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沉淀才能形成真正战斗力!
但也有一些人,回想起最近收到的情报,不禁忧心忡忡。
大明这位,和前任皇帝,差距确实太大了。
如果说后者是地上的一堆臭狗屎,那前者就是天上高悬的骄阳,两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任由他这样发展下去,也先所说的事情,还真有可能成为现实。
“这次召集大家过来,就是要把南下的事情定下来。”
“宣府、大同,这两个军事重镇是大明面对我们的重要关卡,我们必须咬下其中一个,才能自救!”
也先认真起来,说起话来也是相当厉害。
他靠威逼,恩威并施,再加上他说的话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客观事实,很快就打动了众人。
虽然仍有一些人在之前的南下战争中遭受了重大损失,实在不愿再面对大明,宁愿做一只缩头乌龟。
但绝大多数的权贵,还是认同了也先的说法,暂时统一了意见,决定在明年开春时,大举南下。
也先心里暗暗松了口气,他其实能感觉到自己在内部的威望日益降低,今天能顺利让众人信服,算是克服了南下计划的第一个难关。
随后他就安排起了作战计划。
零零碎碎,事无巨细,重点不过寥寥数点。
其一:“向元裔、兀良哈发出飞鸽传书,让他们依照古老神圣而伟大的盟约,随我们一同在来年开春时南下。”
“在信中可以稍作暗示,我们愿意付出更多,让渡一些利益,让他们能获得更多好处。”
想了想,也先仍觉得心中没底,又补充道:“此行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攻打宣府,其次才是大同。”
“后者并不奢望,但宣府是一定要拿下的。否则哪怕只是劫掠山外九州,也很容易被宣府驻军突袭埋伏,遭受损失。”
大规模的军事抢劫与小规模的劫掠,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宣府难以阻止那些小股的抢劫,是因为这些部队灵活、隐蔽,带队之人通常极为警觉,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抢劫,迅速撤退。
面对这样的敌人,宣府实在无计可施。即便村庄和小镇传来消息,他们立刻派出人马出击,这一来一回之间,足以让这些野猪逃之夭夭。
但若是大部队就截然不同了。
行动缓慢,甚至可以说极其迟缓。
就像一座缓缓移动的堡垒,战斗力强,但速度却很慢,灵活性几乎为零。
对付这样的部队,就如同在比拼双方的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