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从始至终都没有透露自己的身

朱钰心里默念着这五个字,越发觉得有趣起来。

皇宫后宫的这些破事,已经拖得太久了。

借着这次万寿节,或许能一次性搞个水落石出。

成敬敏锐地嗅到了浓浓的血腥味,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希望太后能安分守己,别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不然这万寿节啊,怕是就要变成血色的万寿节了。”

成敬正准备说下一件事,就听见敲门声响起。

朱钰眉头微皱,脑袋有点疼,还是睁开了眼。

“请进吧。”

进来的人身穿飞鱼服,身材魁梧挺拔,双目炯炯有神,正是锦衣卫指挥使卢忠!

卢忠这次前来,主要是来汇报工作的。

在卢忠的管理下,锦衣卫运作极为高效,大多数事情平时不会一件件向皇帝汇报,而是积攒到一定数量后,一次性找皇帝处理。

从处理罪犯,到清除内鬼,再到其他重大事务,都需要皇帝亲笔批注,才能执行下去。

实际上,除了锦衣卫的事情外,大明上下凡是需要执行的犯人,在行刑前也都必须经过朝廷多次复核,再加上皇帝亲自批注,才能最终确定。

这是皇帝的责任,也是皇帝对百姓拥有绝对支配权的体现,从生到死,无一例外!

朱祁镇在正统十四年时,很少宣判,导致这种刑罚竟然最多被用来随意处罚朝廷大臣,而不是惩治民间恶人,原因就在于此。

哪怕他闭着眼睛盖章,宣判一个普通百姓,也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

与其花时间在宣判别人上,朱祁镇宁愿把时间花在后宫三千佳丽身上。

相比之下,朱钰却是一个极端,每一份案的卷宗,他都会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

遇到任何疑问,他都不会放过,一定要追根溯源,查个明白,才肯最终签字批准。

就是为了防止冤假错案,避免杀掉不该杀的人。

有时候朱钰在看卷宗时,发现有些地方看不懂,还会叫来大理寺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士,让他们详细讲解。

绝不会不懂装懂,误国误民。

事实上,在处理这类行为举止上,朱钰一贯都是这样做的。

礼贤下士,求才若渴,没有架子,懂得尊重专业人才。

这在普通人身上,是基本的道德操守之一。但在皇帝身上,却是一种极其难得的宝贵品质。

难怪外界一直传言,当今这位天子,颇有千古明君的风范,有他带领之下,大明必将再次成为那个日不落、永耀千秋的大明!

朱钰的所作所为,确实配得上这些看似夸张的流言蜚语。

“以上,便是这段时间工作的总结。”

“按照陛下的意思,整理成册,微臣先放在这了。”

“等陛下处理完,让成敬大珰通知微臣即可,微臣会尽快来取。”

朱钰看着放在面前的厚厚一册文书,眉头微微皱起,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