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唾手可得

没过多久,便有人从箭上取下字条,交到了于谦手中。

纸条上的字写着:“西直门那边的仆从军有动静,正在往德胜门方向前进。”

于谦念出了纸上的话,告诉了朱祁钰。

朱祁钰听完说道:“你跟石亨负责指挥作战,我不插手。”

他说这话的同时,一只手轻轻地拍着朱见深的后背。

瓦剌率领的这支仆从军来自多个不同的部族,像鞑靼、兀良哈三卫、哈密、女真这些。因为打不过瓦剌,他们只得屈从加入。

明朝其实也有很多出身少数民族的将领,比如都督孙镗,就是蒙古人后裔。

也正因为大明本身就有众多归顺已久、世代效忠的外族将领,朱祁钰才会将敌意集中在真正的外敌瓦剌上。

此时,城墙下,石亨已快速做出了部署,下令加强左侧防御。

真正的战场比的不只是蛮力冲锋,关键还是能否随时应对战局的变化,这正是对领兵将领能力的真正检验。

即便这些只是瓦剌的附庸军队,他们的前锋部队依旧是精锐中的精锐,要让他们在战斗中不后退,最起码阵型要稳定、有条不紊。

人群中有一个士兵叫李狗蛋,他并没有排在最前排,原因也很简单,他的军阶资历还差了些。

站成第一列的是那些由百户带队的老兵,他们穿着厚重铠甲,一手举盾牌,一手紧握长矛。

他们的职责就是面对骑兵或是步兵冲击时,也要稳守住战阵,不能动摇。

最前方由这些人撑起第一道防线,再往后便是由千户带领的监阵队伍,这些人手提、战斧,专治临阵逃兵。

透过前方密集的盾阵间隙,李狗蛋能看到远方那些高大健壮的蒙古士兵,骑着战马,马鼻子不断喷出热气,摇头晃脑,蠢蠢欲动。

要说一点不怕是骗人的,但当他四下看看左右前后的布置,心便定了许多——身旁便是精锐的神武卫重甲步兵,他们并未上马冲锋,而是稳守防线。

前方同样是长盾兵,不过这支队伍领头的已不是百户官,而是所谓的“班长”,他身边还有一位副班长,后排几位士兵的背上背着几根模样奇特的棍子,没人说话,只默默调整着姿态。

远处,张三正站在阵中,嘴里似乎低声交待些什么。

他边说边拍着旁边人的肩:“活抓一个敌人奖一千两?别想那么多,见了人就开干,你有没有胆子动手?要是没信心,那就让老子来上!”

张三在一旁不断说着话,对身边那位背着长枪的士兵喋喋不休。

那人虽然一个字也没回,不是他不愿说话,而是一路上早习惯了这位喜欢讲话个没完的千户大人。

作为一名神武卫中的神射手,冷静是基本要求,就算面对啰嗦不停的张三也不例外。

其实,张三也不排斥抡刀砍人,只不过成本高,产量少,像这种难得的先进武器理应先配发给技术最稳的神射手。

至于原来那种旧式的火铳吗——很抱歉,早就淘汰不用了。

就在这时,张三瞪大眼盯住前方大喊了一声:“哎哟,冲过来了!”

原来是敌方的另有一批部队已到位并列好阵型,正式向明军压了过来。

张三瞬间进入状态大喊一声:“全都自由开火!重点打那群脖子上挂铁链的人!”

一踏上战场,张三脸上的神情顿时凝重,不再有一丝轻松笑意。

要找出敌军里的头目其实不难,通常他们身上都有贵重饰物。无论是头顶插珠的,还是颈间挂宝的,只要看见那种打扮,直冲着他们下手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