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这样,才能让胡濙活到明天太阳升起。
“陛下,我说,我全都说!”
胡钦不停地磕头,周围的学生们看着自己的结局,听到胡钦的话,全都怒目而视。
最前面的尹直突然转身冲向胡濙,刚要动手,就被厂卫按住了。
“放开我!放开我!我要把你千刀万剐!”
尹直被抓住手,还想着用牙齿去咬。
他年纪轻轻,本来前途无量,但只是一点点被挑动,加上想出名的心思,才跑到东华门来。
朱祁钰当然不会理会胡钦,这种人,看到血淋淋的现实,进了诏狱也会说。
也许他们只是后悔自己失败了,而不是后悔自己不该做。
东华门外,一个个三脚架被架起来。
上面吊着一个个犯人。
杨善、张輗、许彬等等。
有资格、有技术的刽子手都不够用了,所以有些人只能在寒风中看着别人被千刀万剐,而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不过皇帝亲自监刑,他们的死,也算得上隆重了。
但正因为如此,临死的人才明白,圣人并不是心慈手软。
“陛下,求您饶命,臣知错了。”
杨善颤抖着,声音已经变得沙哑。
他原本以为不会有回应,没想到却听到了圣人的声音。
“你猜,现在最想你们死的是谁?朕只能告诉你,不是朕。”
朱祁钰披着太监送来的衣服,轻声说道:“为了个人私欲?为了家族利益?让天下大乱?”
说着,朱祁钰忍不住笑出声来,像是自言自语一般,嘲讽地说:“也许,最希望天下大乱的正是我,只有这样,我才能放手去杀,在铁与血中重建的秩序,才是最稳固的秩序。”
一旁的王直等人听了,心里震惊不已。
“陛下。”
王直立刻开口提醒。
但只见朱祁钰摆了摆手,继续说:“凡事求稳,为了大局,却让人以为我是守成之君。”
“我不是不想这样,但如果我不这么做,别人就会来杀我。”
朱祁钰想得更远。
在他记忆中,以及后世史书里,夺门之变都被归咎于景帝贪恋皇位。
而一个太监、一个御史,再加上一个武将就能发动夺门之变,那是多么可笑的事情。
他们冲进南宫,跪下称臣时,那位所谓的“门天子”说不定还是一头雾水。
所以,他的皇兄才会把他软禁在西苑,但最后也没能阻止景帝暴毙。
当然,景帝也不算好,让文官不仅插手兵权,就连锦衣卫指挥这样的中层职位也被他们占满了。
到了夺门之变的时候,石亨和其他一些武将才勉强带着少量京营士兵进城。
可以说,从那以后,皇权就开始慢慢衰落了,后面的人只是在拼命挣扎。
朱祁钰并不在意那些阴谋诡计,他的眼界不同,大势终究会把那些小人碾得粉碎。
东华门那边,惨叫声和哀求声此起彼伏。
人群中,能明显闻到一股难闻的味道。
这也算是给这些自以为是的书生们上了一课。
人命就像草芥一样,谁也没比谁高贵多少。
城外的京营中。
孙镗浑身是血。
他杀了好几个千户之后,才勉强稳住阵脚。
石亨和于谦的到来,让京营的人安静了下来。
他们看着孙镗,于谦点了点头,说:“辛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