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几位尚书坐成一排,对面确实没人,王骥也没多问,直接走到对面,拉出椅子坐下,问道:“接下来呢?”
“等。”
于谦只说了一个字。
没过多久,都督孙镗、居庸关守将罗通等人陆续进来。
孙镗刚进来看了一眼,就坐在王骥旁边。
而罗通现在是军务参赞兼右副都御史,所以他坐在于谦后面的椅子上。
大厅里的人越来越多,只有上首的位置还是空着的。
朱祁钰一进来,所有人都立刻站起来,弯腰行礼道:“参见陛下,陛下圣体金安。”
朱祁钰走到上首坐下,兴安和舒良站在他身后。
兴安现在是兵仗局掌印兼提督太监,舒良则是秉笔太监。
“坐下吧,开始吧。”
朱祁钰点点头,大家也都坐了下来。
“今天讨论的是平定苗人叛乱,王将军,你需要多少兵?”
不用皇帝引导,于谦直接问了出来。兵部负责调兵,五军都督府负责派将,但都要皇帝的命令才行。
自从胡惟庸之后,丞相制度就被废除了,严格来说,兵权归皇帝掌握,不过还得看皇帝有没有能力。
王骥没有太多犹豫,回答道:“请七到八万兵就行。”
“是七万还是八万?”
于谦接着问。
“七万。”
王骥咬了咬牙说,这是他第一次遇到这种场面。
于谦点点头:“调原来的征麓川官军七万人,可以吗?”
“京营不行吗?”
王骥以前带的就是麓川的官军,但比起这个,他更想带京营的兵。
于谦摇头:“京营的兵要派去辽东,我只说‘不行’,京营另有安排。”
二十万大军随时待命,有更重要的任务。
“如果是征麓川的军队,那我需要八万。”
王骥说话干脆,打仗不能含糊。
“陈尚书,粮草怎么安排?”
于谦点点头,回头问陈循。
“从北直隶到河南,京城运了四百三十万五千石粮食;各地交上来的一百五十三万九千八百七十石;还有减免各地官田等税粮,总共二十七万九千四百一十二石。秋税已经收完,沿途的粮仓也储备得不少。”
陈循回答。明朝的赋税分夏、秋两季征收,现在秋税已经收完了,只等着年底向皇帝汇报结果。
这也是大明打仗时的常态,军队在沿途州府领取粮草,省去了运输的麻烦。
“至于军饷,秋税收了三万八千九百三十两银子,如果不折成钞票,还得请陛下赐下来。”
夏秋两季的税银折成金花银,存在内库,而朱祁钰把内库的钱拿出一部分作为军费。
一手管人,一手管钱,这才是真正的兵权。
“除此之外,再加上免除的人丁徭役,朕特意赏每人每月二两银子,由军需库出,国库不插手。陈卿你负责发放,要是有人敢,就关进诏狱,太医院现在正缺人。”
朱祁钰说完。人体试验需要人,这些人都从犯人里挑出来的,这在大明并不是什么秘密。
“臣领命!”
于谦和陈循一起答道。
接着于谦看向王骥:“王将军这次出征,会由罗通协助处理军务。话先说在前头,一切行动听从指挥,不准扰民、抢百姓东西,所有缴获都归公,不准辱骂百姓、强买强卖,损坏东西要赔,不准打骂士兵,不毁庄稼,不欺负妇女,不俘虏,其他细节罗通会跟你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