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让陛下久等了

如果说王振有多专权,百姓就有多害怕东厂。

一个小地主,哪来的胆子?

退还田地,又不是要他们的命,怎么可能这么干?

裴纶拿起皇帝递来的文件,仔细一看,脸色却越来越沉重。

“私设市场,勾结海盗!他们是疯了吗?”

文件里的事情还没个定论,但既然被圣人提出来,肯定有值得留意的地方。

“他们可能真的疯了。”

朱祁钰笑着说道,因为石亨已经被派往登州府,将来在那里操练水军。

用皇上的命令,可以拦截没有通行证的商船,这是奉命行事!

听到这话,裴纶苦笑着摇头,这事儿确实棘手,但他眼神坚定,看着皇帝问道:“陛下,这事到底有没有结果?”

朱祁钰摇摇头,直接说:“要是有结论,派出去的就不是巡抚,而是军队了。”

王喜儿只传了些消息就死了,接头的人也不敢乱猜。

“这件事,臣来办。”

好像和于谦一样,越是难办的事,裴纶越想往上蹭,不然也不会当着景泰帝的面说要恢复太子之位。

“你要想清楚,可能牵涉到孔家的后人。”

朱祁钰敲了敲桌子,一边强调,一边观察裴纶的表情。

“先生是先生,衍圣公是衍圣公,君子的恩惠,传到第五代就会断绝,这也是儒家的道理。”

裴纶语气坚定,让朱祁钰忍不住点头称赞:“朕也是这么想的,但天下读书人恐怕未必这么想。”

听了这话,裴纶有点惊讶。在他心里,皇帝是个果断的人,东华门那件事,怎么就不顾及天下学子了?

但作为翰林院的修撰,他还是得实话实说,便说道:“陛下多虑了。”

“哦?为什么?”

朱祁钰挑了挑眉毛,如果是别人这么说,他还理解,但裴纶,他了解得不多。

“臣知道,陛下建那些学校,原本就是为了削弱孔家,再说,陛下看我,一个读书人,学成本事,卖给人家就是儒学的道理。”

裴纶语重心长地继续说:“孔彦缙,不过是个混日子的太学生,本来就不入流,也就因为他是圣人的后人,才给他点面子。现在是孔家需要陛下,而不是陛下需要孔家。”

朱祁钰皱起眉头,听他这么一说,忽然明白了。

儒家和皇权是连在一起的,是皇权选择了儒家,但人们总以为儒家就是孔家,孔家动不得。

再说,现在的孔家,出了名的软骨头,谁当家就给谁下跪。

一旦天下读书人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比如科举,那孔家又算什么?

在朱祁钰心里,孔家一直是有影响力的,能影响天下读书人的。

可听裴纶这么一说,他顿时豁然开朗。

现在社会已经不一样了。

宗教归宗教,儒家归儒家,孔子就是孔子,衍圣公就是衍圣公。

越宽泛越容易团结多数人,越具体反而容易内部。

科举制度就是这样,儒学的真正意义就在于科举考试。在人们心中,做官才是最尊贵的,这是儒家思想几千年来影响的结果。

“朕明白了。”

朱祁钰挺直了身子,认真地说。

裴纶似乎又找回了当年在翰林院时的那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