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开始讨论

其实,如果皇帝住在宫里,大臣们今晚可能也会打算留宿,内阁的值班房将就睡一晚也无所谓。

从税改改成盐引制度后,大臣们发现,原本以为这对他们这一阶层是坏事,但若大明真的如圣人所说,那还是有很大潜力的。

陈循甚至把和圣人的私下交易都说了出来,海贸只要交税,朝廷不会拦着,但不能急,得先整顿水师,才能推行。

反对海军,就是反对海贸。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任何走私贸易。

把事情摆在明面上说,其实并不新鲜,大明需要利益分配,但必须是在朝廷掌控下的分配,因此朝堂必须统一意见。

朱祁钰回到王府,就像一个早出晚归的上班族,浑身疲惫,享受着妻子在浴缸里为他按摩。

“夫君最近越来越忙了。”

杭惠茹一边按着朱祁钰僵硬的肩膀,一边笑着说。

“以后会更忙。”

朱祁钰闭着眼睛,后脑勺靠在柔软的地方,拿起浴巾盖住眼睛。

“陛下可要保重龙体。”

她修长的手指轻轻揉着他的太阳穴,心里有些心疼。

“还行,朕早有准备,大部分事都交给尚书们处理,开完会唠叨完,朕就能躺在爱妃怀里,那些尚书现在估计已经在抓头发了,嘿嘿。”

朱祁钰笑着,他不傻,哪有什么事都丢给皇帝做,那不得累死。

他翻过身,面朝下,头埋在柔软处,闷声说道:“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不过得给他们配些御医,不然累出病来也不好。”

陈循的黑眼圈越来越重了,朱祁钰也不是什么苛刻的人,该有的干部医疗待遇得跟上。

感觉胸口传来一阵热气,有些发痒,杭惠茹脸红了,但还是抱着朱祁钰的头说:“听夫君安排。”

税目必须分得清楚,农业税是农业税,商业税是商业税,主要管理这两块的是工部和户部。

所以高谷虽然是工部的人,对税收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回到官舍的小院子,高谷脱下朝服,换上平常的衣服,就开始翻阅圣人交给他们的资料数据。

高谷的父亲高焯是个读书人,靠教书为生,从小读圣贤书,到了六十岁,终于看到了亲手打造盛世的机会,高谷心中的远大理想也因此被点燃了。

以前他看卷宗上的数字,只当是数字,但经过今天的朝会后,他开始看到一个个家庭。

高谷自己就是个举人,他知道投献背后的猫腻,或者说,朝廷的大臣们早就心知肚明。

可他苦读十年,总觉得百姓养着自己是理所当然的,直到看到沉重的税赋数据,才突然明白,原来自己也在吸百姓的血。

投献其实就是一种合法的送礼,圣人的做法,在高谷看来,还算温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这些话在他看来不过是句空话。

高谷心里开始冒出一个不敬的想法,他想去圣人的学堂看看,也许那里能找到答案。

第二天,还是小朝会。

这次大臣们准备得更充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