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来就是朱祁钰想出来的,所以他感受不深。
但王直、周忱、高谷这些官员,在听课的时候,却有种自己被时代甩下的感觉。
他们以前读书,学的是《韵补》《楚辞释音》之类的书,基本是先生读一句,自己学一句,反复练习,直到得到先生的认可。
现在这些注音的方法,什么阿玻雌得鹅佛哥,发音反而比他们更标准。
一节课,不只是学生在学,连一群老头也在学。
刘升读完整首诗后,开始讲解。
“怒发冲冠”这四个字,意思是:我气得头发都竖了起来,连帽子都被掀翻了。
这句话让在场的大臣们全都睁大了眼睛,满脸惊讶地看着刘升,眉头紧锁,觉得这话有些荒唐。
“这是用夸张的方式表达内心极度的愤怒,体现出作者当时非常激动的心情。同学们,在理解文章的时候,要结合当时的背景和人物处境。那时候岳飞面对朝廷的软弱无能,只能独自靠在栏杆上远望,看着雨刚刚停,却找不到发泄的地方。”
为了照顾第一次听课的大臣们,刘升又重新解释了阅读理解的重点。
“可以这样理解,岳飞一个人站在高处靠着栏杆眺望远方,雨刚停下来,但他却愤怒得头发都竖起来了。整个画面很安静,但几个字却衬托出他内心的剧烈波动,这就是‘动’。”
阅读理解有时候被人们嘲笑,说作者自己都不如读者懂自己的作品。
其实,这才是阅读理解的真正目的。刘升讲得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书本知识和现实情况结合起来分析,这才是阅读理解的核心。
大臣们没有说话,因为旁边的圣人正双手抱胸,听得十分入神。
其实朱祁钰并不是真的在认真听,而是在回忆自己当年当学生的那种感觉。
他不仅看老师,也在看学生,想看看有没有像他当年一样觉得无聊的人。
结果是没有,这里的学生个个都专心致志,连偷偷摸鱼的都没有。
一节课下来,朱祁钰差点忍不住打哈欠,硬是强忍着没让刘升察觉到压力。
走廊尽头的钟声“叮铃铃”地响起来,刘升随即说道:“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起立!”
班长立刻站起来大声喊道。
“老师再见。”
学生们一起站起身,然后向刘升鞠躬行礼。
老师就像父亲一样,没人敢敷衍了事。
不过下课后,学生们并没有闹腾,因为后面站着好几个重要人物。
“好了,我们走吧,去办公厅。”
朱祁钰说完,刘升也赶紧上前,不好意思地行礼道:“学生刘升,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起来吧,课讲得不错,但情绪还不够,朕没听到‘踏破贺兰山缺,收拾旧山河’的那种豪情。”
听了这话,刘升苦笑着回答:“学生没上过战场,京城那场仗,我躲在学舍里,可能正是因为这样,陛下才会觉得空洞吧。”
(https://www.mbaoga.cc/47457_47457475/46792045.html)
www.mbaoga.cc。m.mbaog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