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后,陈幺娘扶着汪招娣,还有其他庄户的孩子在一旁陪着,看着自己的亲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既然要亲自种地,朱祁钰自然要种自己以前种过的那块地。
一个人弯着腰,颤巍巍地走过来,跪下说道:“奴婢参见陛下,陛下万安。”
“马老,起来吧。”
朱祁钰快步走到马老面前,把他扶起来:“庄子现在怎么样?”
“回陛下,庄子现在很好。”
马老笑着回答。他原本是宫里的小太监,一辈子没什么出息,也没钱捐给寺庙,也没有亲人,出宫后只能找个地方等死。
刚好被当时的朱祁钰看中,带到了庄子上。
“今年春耕,朕要亲自种自己的地。”
朱祁钰嘴角微微一扬,而马老看向兴安,以前在宫里,兴安可不是他这种小太监能随便接触的。
看到马老的眼神,兴安轻轻点头,两人都是残废之人,兴安也明白,太监年纪大了就没人要,出宫后只能听天由命。
像兴安这样捐钱给寺庙,不过是无依无靠的人想找一个养老的地方罢了。
朝廷从不管这些人的养老问题,所以常常有太监认干儿子干女儿,或者把亲戚的孩子过继来养。
不过这个问题在兴安慷慨地设立 之后,就简单多了。
帮助孩子是帮忙,帮助老人也是帮忙。
并不是每个太监都能像马老这么幸运。
看到马老,兴安大概也明白为什么当初圣人建议自己建 了。
以前的皇帝看不到这些出宫的太监,没有圣宠,生死全靠自己。
“奴婢为陛下带路。”
马老转身,一个年轻女子扶住他的手臂,那是他收养的孤女。
正是因为马老这样的例子,朱祁钰才明白兴安捐香火的意义,但香火作用不大,不如把银子花在真正有用的地方。
人非草木,有人的地方就有情有义,或许正因为这简单的养老政策,内廷的宦官们很快就会对至尊心服口服。
在马老的带领下,朱祁钰看到一片翻过并晒干的土地,他当年就是从亲手种地开始,教农民选种育种。
皇帝亲自种地,这可是很少见的场面。
京城旁边的农夫都跑来看皇帝是不是真的用金锄头耕地。
结果他们看见一个头戴王冠、身穿龙袍的皇帝,一手扶着犁把,一手挥着长鞭。
百官围在田边,看着皇帝卷起袖子和裤腿,熟练地指挥着老黄牛。
他没有脱下礼服换上农装,一身价值不菲的礼服沾满了泥巴,露出的手臂结实有力,显示出皇帝身体强健。
原来,皇帝耕田,跟普通人一样,也要拉着犁,赶着黄牛,根本没有什么金锄头。
“周天子亲自带领诸侯大夫,春天耕种千亩地,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于谦看着皇帝,本来想帮忙,但皇命难违,百官只能在旁边看着。
朱祁钰仔细看着翻出的黑土,想必自己不在的时候,这块地也被细心照料过。
华夏人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赤脚感受着翻出土地的凉意,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味道,这就是农民的一生。
三亩地,在老黄牛的叫声中结束,朱祁钰大声喊道:“放水咯。”
接着,老马走到田埂上,打开小闸门放水。
这片是稻田,朱祁钰看着从溪流引来的水灌进翻过的土地,这些都是经过养护的土地,肥力在溪水的冲刷下均匀地洒满整片田地。
当然,耕田远不止这么简单,等水稍微覆盖土地后,还要平整打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