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0章 扎克伯格的“AI眼镜+超级智能”:豪赌技术乌托邦?

2024年行情 一360一 1440 字 3个月前

人才争夺:从苹果、OpenAI、DeepMind等顶尖科技公司高薪“挖角”AI专家;

组织重构:成立专门的“超级智能实验室”,并邀请Scale AI创始人王亚历山大领导。

这些动作不仅仅是资源的整合,更体现了扎克伯格对AI未来的判断:超级智能的构建,需要最优质的训练数据、最先进的算法团队和最强大的组织执行力。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AI专家的薪酬甚至高达上亿美元,这也反映出当前AI人才市场的白热化竞争。而扎克伯格此时发布公开信,也意在树立一个更具吸引力的“使命愿景”,以打动那些不为金钱所动的顶级人才。

三、技术路线之争:赋能还是替代?

在公开信中,扎克伯格对竞争对手提出了“技术路线选择”的质疑。他批评了部分AI公司(如OpenAI)致力于“自动化替代人类工作”的思路,并反问:AI究竟是应该成为个人赋能的工具,还是取代社会大多数人的力量?

这番话不仅是对技术方向的探讨,更是对AI伦理与社会影响的深刻思考。扎克伯格明确表示,Meta的立场是将超级智能交到“个人手中”,让用户主导AI的使用方式与目标方向。

财经观察: 扎克伯格此举,既是在树立Meta的品牌形象,也是在回应全球范围内对AI失业、AI失控等议题的担忧。未来监管政策将成为AI发展的重要变量,而Meta通过“以人为本”的AI叙事,或能为自身争取更多政策空间与发展主动权。

四、闭源信号隐现:AI开放的尽头是垄断?

扎克伯格在信中提到,虽然他坚信超级智能应该被广泛地共享,但是他也着重强调了这种技术所潜藏的安全风险。正因如此,他认为在选择哪些内容可以开源时,必须要慎之又慎。这番言论被外界普遍解读为Meta公司未来有可能会改变其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开源策略,转而采取闭源策略的一个重要信号。

尽管截至目前,Meta公司依然坚定地奉行着开源策略,例如其推出的Llama系列模型等,都是以开源的形式呈现给大众的。然而,随着技术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安全风险的不断增加,闭源或许会逐渐成为Meta公司在面对各种挑战时的“最后选择”。

从财经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会发现开源与闭源之间的争论,实际上是AI生态系统与商业利益之间的一场博弈。开源的优势在于能够迅速地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从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但是,这种方式却很难形成一道坚固的技术壁垒,使得其他竞争对手能够轻易地模仿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