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二人渐行渐远,不知去向何处。襄阳城外,河水哗哗,波光粼粼。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自从襄阳归宋以来,自然艳阳高照,风景如画。古城屹立,容光焕发。想那三国时代,何其人杰地灵。
如今又重回往日繁华,汉水码头,渔舟唱晚,渔歌袅袅,不绝于耳。荷花绽放,彩蝶纷飞,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武连挑了挑眉毛,笑道:“没想到,还未进城,襄阳人就这般欢迎我们。”
子午叹道:“他们倒是忧国忧民的不得了了。居然对刘豫深恶痛绝,可刘豫早已被女真人赶下台了。”
余下啼笑皆非,叹道:“如若刘豫还做皇帝,他们还有好日子过就奇怪了。”
普安看向远方:“襄阳人历来忧国忧民,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
武连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叹道:“比方襄阳庞士元,乃凤雏。就是个为国为民的高士!他可是为了蜀汉立下汗马功劳,如若不是他,刘玄德如何可以得到西川。襄阳真是好地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子午四人牵马进城,打问后,在一群小孩引导下,抵达襄阳知府府邸。小家伙告诉他们,知府大人是个姓黄的老文人。再问什么,小家伙们就不说了,让他们自己去问。
子午四人拿出种浩给的帖子,递给差役,片刻让他们进去。
正在此时,一声炸起:“怎么是你们?余下!普安!子午!武连?是也不是?小女黄香上次在成都府多有得罪,还望见谅。听说她又在寒食节前与你们在成都相遇,是也不是?她出言不逊,你们还要多加担待才是,快快请进,实乃缘分使然,又遇到你们了。”子午四人定睛一看,喜出望外,一个熟悉又陌生的面孔袭来,原来是黄靖。
子午等人在成都见过此人,没曾料想,又遇到了,而这黄靖居然是襄阳知府。真是不可思议,乃是大大的缘分。
子午四人见礼,拱手齐声道:“大人实在深藏不露,还以为你是个将军,是个商人,没想到,你是朝廷命官,还是个大文豪。”
走进厅堂,黄靖笑容满面,请子午四人入座:“何来深藏不露,你们取笑了。老夫不过读过几本书而已,哪里敢称大文豪。要说大文豪,苏东坡堪当,欧阳修堪当,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比比皆是。当年在成都府也是怕你们误会,故而说做买卖。不过老夫所说也没错,刚来襄阳时便是做买卖,后来遇到岳飞将军就做了他手下的机密副手。与岳飞促膝长谈,情好日密,后来,我上书高宗,高宗见我颇有才学,故而得以升迁,做个文官。”
子午四人马上呈上种浩的信件,黄靖微微一笑,说是去吩咐丫鬟倒茶,就拿着信件转入里间去了。
片刻出来,丫鬟也跟着端上茶来。这倒让子午四人感到蹊跷,按理来说,吩咐丫鬟倒茶,只要叫上一声即可,何必亲自去叫。其中是何缘故,四人并不明白。不过初来乍道,也不必多想。只是环顾四周,但见厅堂古朴端庄,儒雅大气。一副水墨江南的画作,挂在墙壁。两侧还有一副字,上书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