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空城计?

未发现伏兵?

众人闻言皆是微微眯起眼睛,倒是李适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是极,那李兴立又不是蠢人,岂会像当年的"西楚霸王"那般破釜沉舟,将伏兵布置在己方所在的堤岸,看来这李兴立是笃定利用临津江易守难攻的特性来严防死守了。

按理来说,眼下江水已经结冰,自己倒是不用想方设法的搭建浮桥过河,大可踩在那坚硬如铁的冰面上过河,但问题上对岸的李兴立又不是傻子,岂会让他麾下的将士从容渡江?

难道要拿人命去填?

不知不觉间,李适便将眉头皱到了一起,心中颇有些不知所措之感。

这临津江作为拱卫汉城的最后一道防线,可不是浪得虚名,对岸的地势不仅高,而且还难以攀登,如若真的有伏兵驻扎,便可像射活靶子一样,将自己麾下的士卒们射成刺猬。

"去,将火铳营给本将调来!"

"再让那些降倭打头,先去探探那些中央军的深浅.."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李适便是在韩明琏等将校有些错愕的眼神中,直接派出了自己的"嫡系部队"。

作为驻守义州边陲的领兵大将,他麾下不仅集结了朝鲜国内唯一成序列的火器部队,而且还招募有一支由数百名"降倭"组成的"敢死队"。

这数百名士卒虽是被称为"降倭",但却与当年的壬辰倭乱没有半点关系,乃是由近些年陆续从大明和日本逃窜至朝鲜的亡命徒组成,因其中混杂有日本人,他为了洗刷当年"壬辰倭乱"的耻辱,便刻意将其称之为"降倭",以满足内心的虚荣感。

砰砰砰!

由数百名"降倭"组成的敢死队动作很快,不过是半炷香的功夫,江面上便是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枪炮声,这些被李适重点培养的士卒们边放枪,边朝着前往冲锋,试图通过凶狠的火力,压制对岸伏兵的攻势。

见状,李适和韩明琏等将校纷纷面露满意之色,这些降倭们不愧是手上沾有人命的"亡命徒",居然还知晓通过提前放枪,为后方的炮手提供装弹时间。

就是不知晓这江面,能否承受的住那些笨拙且沉重的火炮?

砰砰砰!

硝烟弥漫之中,枪炮声再度响起,但站在高台上的李适等将校却渐渐隐去了挂在嘴角的笑意,脸上甚至出现了一丝不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