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双城

“老师,今天就到这吧。”

人造月光下,沈寒舟一脸失落地看着自己的导师闫枞,随后又重重叹了一口气。

二人与林少瑾告别后,原本以为这次来京城招揽人才会是一场简单的事情,可事实并不如两人所料。

面对疑似手握重大新兴科技的两人,大多数老教授们并不感兴趣。那些年轻的学生们就更不必说了,教授都不愿意去,学生去干什么?

“科研精神没落了啊。”闫枞也是一声长叹,“比起追求朝闻道的乐趣,现在的科研学者更喜欢享受实实在在的物质。”

"老师,您说这些人怎么就看不明白呢......"

"不是看不明白。"闫枞摘下眼镜,用衣角慢慢擦拭着镜片,声音里带着看透世事的疲惫,"是看得太明白了。京城这些老家伙,他们太清楚站错队的代价了。"

虽然基因改造让闫枞的视力恢复到了巅峰状态,但闫枞还是习惯性戴上一副平光眼镜。

“科研人员难道不应该为科学奉献一切?”沈寒舟还记得他读书的时候思政老师反反复复提到的科学家精神。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甘为人梯、奖掖后学。

“你小子……”闫枞想说些什么,但话到了嘴边又改了口,“古代那些读书人嘴里囫囵的圣人之道不也是喊了几千年,又有哪个真正当回事?

所谓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话听听就行了。口号永远只是用来喊的。”

沈寒舟沉默了,他抬头凝视着人造月光,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提公文包。

那些拒绝他们的老教授们,有的推说年事已高,有的直言"不参与政治",更有甚者,听说要去沪杭,立刻露出嫌恶的表情——仿佛那里是什么蛮荒之地。

......不过,与京城相比,沪杭的的确确是挺蛮荒的。

在战前时代,由于资金、政策优先、资源倾斜优先,京城利用这些优势将围绕着京城的一圈山都掏空了建立起了一座庞大的地下城网络!

这导致京城的繁荣在如今这个核战后的世界简直就像是一个奇迹。

整个地下城深度超过千米,共分九层,宛如一座倒置的金字塔。

上层是地下城中安全性最不可靠的区域(1-3层),上层的绝大多数整体都植入在山体内,这里基本上居住的都是劳工、服务阶层、低阶军官,他们都挤在蜂巢般的集体公寓里,生存空间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