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2章 外交贸易

李万疆肯定不会让李世挂帅,因为李世的确也不擅长军事,当初跟罗斯人海战虽然赢了,但那全都是人家萧辰的功劳,跟这个儿子关系却也不大……

更不会让李丰挂帅,因为这个儿子是太懂军事了,若是将京中兵权全都交给他的话,真也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事来?

可惜弟弟李万云已经回江南去了,小儿子李秋也不在京师,这个儿子跟萧辰的关系太过亲密,另外还有一些不可说的原因……李万疆也不能将京城兵马都交给他。

最后还是决定任命武忠则作为主将,节制本部兵马以及三大营,都督整个京城防卫,采取的则是徐志胜的策略,按兵不动,以不变来应万变……

虽然是虚惊一场,人家燕云军根本没来,但京中新建这三大营的弊病,以及各部之间的矛盾却也因此展露出来,令李万疆大为郁闷,并且开始深刻反思自己这么做,究竟对不对?

三大营是令李万疆郁闷,但内阁却令他非常满意,自从内阁成立以后,他每天的工作量足足减少了七成,但效率却明显增高了许多。

每天晚上,通政司都会将当天收到的所有奏折按照轻重缓急分门别类整理好送到内阁,内阁连夜进行阅览筛选,将每道奏折所禀告的事情重点标注出来,并且用最为简短的文字撰写一个内容简介。

李万疆只要一看简介,就知道奏折的大概内容,觉得重要的就打开详细看一下并做出批示,若觉得无须自己处理,就直接画个圈圈表示已阅,让内阁跟相关部门自己商量着办了。

吴宏昌擅长经济,也精通政务,六部中的吏部,户部,工部,刑部,礼部的各项事务都能处理的井井有条。

但他却就不咋懂军事,也不怎么擅长外交事务,尤其是重要的军事外交事务,他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大周建国不过十几年而已,李万疆又是个较为保守的君主,所以对于外交事务这一块,向来都不怎么重视,无非就是设立了一些外国使馆,保持基本的外交礼仪而已。

就是这些使馆还都是人家主动过来要求留驻,或者是大汉时期就有的,没有一个是他邀请来的。

而目前跟大周建立联系的国家也并不是很多,只有东瀛,罗斯,缅国,天竺,暹罗,以及一些南疆小国而已。

之前大周跟他们之间甚至都没有商贸往来你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