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后,刘恢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这是惯例,也是对新一年的安排。

“各位,今天请大家过来,就是谈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农税在华夏整个财政收入占比中越来越低了,目前农税占比已经不到华夏国税地税的3.4%。

我的想法是,接下来五到十年,彻底免除农户身上的农业税。”刘恢开场直入主题,这也符合现在华夏的习惯,弯弯绕绕越来越少了。

刘恢的话没有想象中引起大家的惊讶,大多数人反而是一脸平静。

顾雍举手说道,“这点我支持,华夏目前从农业国家正在向工业国家转变。

传统农业生产带来的收入不如城市工人的收入。

长远看,这种差距还会进一步加剧。

给农户减负成了必然,不然,今后种地的人都没有。”

作为主管农业的部长,顾雍做过详细调查。

“元叹部长,有具体数据没有?”荀彧问道,荀彧是大统领府内阁成员之一,自然需要参加这样的会议,何况推动国外改革,如果不了解华夏,如何改革?

“有,我这里有一份调查报告,将百姓种的粮食折算成华夏十四年的粮食平均收购价,华夏农户平均劳动力收入占华夏工人平均劳动力收入的58%,未来还会持续下降。”顾雍拿出一份报告给大家传阅。

“大统领,如果只是免除农税,恐怕很难缩小差距?”公输和虽然主管工业,但是他知道,随着技术不断提高,加之华夏幅员辽阔,粮食价格大涨几乎不可能,但是工业的发展,让华夏不少人的俸禄在不断提高,长此以往,二者差距必然拉大。

华夏因为有了独立工会,这让工人的收入在华夏十分不菲,用刘恢的话说,我们要重视人的劳动。

“文渊这话是实话,实不相瞒,在伯平郡时我就和当地太守探讨过这个问题。”刘恢如实说道。

“有什么具体解决办法没有?”虽然政务院裁撤了,但是,作为曾经政务院长,荀彧深知农业对一个人口大国的重要性。

“具体办法没有,不过,我们想到了一条道路来进行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