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围点打援之策

话分三头,话说杜伏威在年初的时候就被张武(主角张小五,做皇帝不叫小名了,改叫大名)派往江南讨伐沈法兴,但与沈法兴在毗邻郡晋陵城僵持了好几个月,一直没能将其拿下。

为了加快统一南方,张武连发三路大军,其中一路便是以裴仁基为二路元帅增援杜伏威。

杜伏威手握十五万大军,按正常来讲打败沈法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沈法兴背靠江南世族,兵员和钱粮源源不断,而且手下的士兵也是精锐,虽然只有六万之众,却能跟杜伏威在正面硬刚。

杜伏威占着人数的优势,但这些士兵并不是汉军精锐,是还未经过整编的原淮南军,说白了就不是正规军,跟之前土匪军没什么两样,战斗力是远远不如后面整编的正规职业军的。

张武原想沈法兴也就是一个小势力,让杜伏威把自己的老部下带去江南历练,顺便消耗一下杜伏威这个大舅哥的势力。

现实是,杜伏的势力确实是被削弱了,十五万兵马给打没了三万,但沈法兴依旧坚挺。

张武这才意识到沈法兴并不简单,这才给杜伏威调拨了第二路兵马。

然而,从洛阳出发后的裴仁基并没有直接加入围攻晋陵之中,而是绕路丹阳,连克永世(溧阳)、义兴(宜兴),一路向南。

起初沈法兴并不以为意,以为裴仁基是想从从西南方向绕后进攻晋陵后方,直到裴仁基继续南下攻克长城(太湖之西长兴)、乌程之后,沈法兴这才意识到不对。

因为乌程之南三十里便是武康,武康是沈法兴的故乡,沈家家族的聚集地,也是他的屯粮之所,是他的根基。

武康若失,在前线的沈法兴就不用打了,直接就可以举手投降了。

于是,沈法兴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是放弃晋陵回援武康,还是分兵南下。

对于这个议题,文武百官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