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滥立大志要不得

在信息茧房中的魏骥读的书里面有军功封爵制度,自然就相信了,还以为可以和西汉的前辈一样走军功得到晋升阶层的机会。

“然而,他殊不知时代的变迁早已注定了不同的结局。

就如同刘皇叔有大功没钱孝敬,只能成为两百石的安喜县尉,干几个月被裁掉,就是时代的必然。

同一时间有功有钱的曹操和孙坚都得到了想要的官职,一个两千石太守,一个秩比千石的别部司马。

两千石价格就是两千万钱,一千石价值一千万钱,不是巨富是成不了高官。

而抛开自己三兄弟的能力先不说,就凭家境贫寒,进入军队,加官进爵自不可能,成为炮灰的几率几乎是百分百。

而死后呢,更不会有马革裹尸的待遇。

你讲的是上阵杀敌的勇气,为国奉献的精神,但具体操作的时候就必须讲经济效益。

马革,多贵啊,能上战场的马都是要数万钱的。

因此马革裹尸那是大人物特有的待遇。

大人物坐拥大量土地,奴婢,财富,这样的人上战场战死了精神更值得嘉奖。

你一个泥腿子,家无余粮,当兵就为了尽国家义务而已啊。

死了自然是尘归尘土归土,把你从战场带回来,经济账怎么算。

魏安以前的志向是封狼居胥,也是从魏骥这里听说了卫青的故事后才立的志向。

但经过这一次昏迷后脑海里的所见所闻所学,知道如今夕阳西下的帝国没那么简单,积重难返已经成了必然。

财政空虚,大厦将倾,用在当下是如此贴切。

思绪百转,想到军功,魏安又想到了日后天下大乱的场景。

小白写的三国小说看多了,原先心底有甚至有一丝期望此大汉就是彼大汉。

想趁着天下大乱自己或有一番作为,特别是在发现有系统后产生与诸侯一较高下的冲动。

但通过深入一想。

诸侯基本上就是各地的士族集团的领袖,诸侯争霸就是士族集团之间的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