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尔

还是那句话,权力是信息与共识。

此时天下的共识是共主刘汉,大部分士人共识与天下共识还是有差距的。

若皇帝命令能出中枢,那底下民众,兵士依然是刘汉的共识,那就是以顺诛逆。

但皇帝与三公,官员之间间隔的就是尚书台,也就是掌控天下大事往来通讯的机关。

奏书需要通过尚书台上报给黄门,黄门给到皇帝。

皇帝下令通过黄门给尚书台,尚书台再到三公、九卿和各州府,再由他们具体去执行。

录尚书事就是名正言顺的通过掌控皇帝下命令的关键节点,有干预天下大事的能力。

尚书台的声音自然是‘皇帝’的声音,民众军队甚至官员装傻自然是听从朝廷旨意,这是天下共识。

掌握尚书台,同时手掌兵权,便可及时弹压反抗力量。

等反抗力量被彻底削弱,共识改变,袁就坐定了天下。

到时候天下的信息和共识就变成了刘汉失德,袁的土德承接刘汉火德,如同王莽。

但录尚书事的权力一般与太傅官位绑定。

新皇登基若是太年轻,需要太傅的政治影响力保护,同时太傅要引导皇帝熟悉朝政,因此会给太傅录尚书事的权力。

但如今皇帝依然掌握实权,内朝的权力机关如黄门、常侍和尚书台都掌握在皇帝手中。

尽管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但在中枢却未能掌握兵权。

虽然郡县长官控制着地方军事力量,袁氏的门生故吏却未必会积极响应他的号召。

因为天下共识仍是刘汉的统治,这些门生故吏担心成为出头鸟,可能会选择不响应,甚至有可能拿袁氏的人头来邀功请赏。

袁氏虽然以四世三公的名头显赫于世,但若想效仿王莽登上至尊之位,仍相差甚远。

实际上,即便是八世三公也不足以保证成功,这正是邓翼感到疑惑之处。

“公翔,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为兄依然是那句话,后人也该有后人的智慧。”这里只有两兄弟,因此邓权说话毫无顾忌,他的目光深邃而坚定。

他既对邓氏的衰落感到不满,也对刘汉的统治心存怨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