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之战的战败,不仅仅是朝廷军事上的失利。
此前的松锦之战,让大明已经遭受了一场重大打击。
朱仙镇一战更是雪上加霜,引发了政治、经济等一系列内外危机。
战败的消息传回京城,对民心和士气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使得朝廷的威望进一步降低。
中原地区的平叛形势,也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
李自成一举击溃朝廷的十八万大军,声势浩大,威望日隆。
整个大明王朝,除了孙传庭和吴三桂的人马,再无人能对闯军构成半点威胁。
此时吴三桂正驻守宁远城,把守山海关门户。
孙传庭刚刚进入河南,不知与李自成是否相遇交战?
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
若是李自成挥师东进,占据山东,那当如何?
接下来的朝会上,崇祯皇帝让群臣就“闯贼动向”为议题展开讨论。
有人从战略角度分析,请皇帝不要慌。
言说山东的地理位置近一半被大海环绕,战略重要性相对低,李自成是不会去打山东的。
相比之下,河南、陕西等地的地理位置更为关键,是争夺天下的重要区域。
李自成作为贼军首领,自然会优先考虑攻打这些战略地位更重要的地区。
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
言说闯贼善于劫掠,万一他出兵山东,抢一波就走呢?
历朝历代,山东都是繁华之地,保不准李自成会动歪心思。
“陛下,贼军势大,恐威胁漕运......”
内阁首辅周延儒提醒道。
“漕运......”
崇祯猛的一惊。
若是闯贼趁机东进,切断大运河漕运,朝廷岂不是断了与江南的联系?
北方粮草不足,多倚仗南方粮食供给,漕运为京师和北方戍边的军队,运送了大量的给养。
若是漕运被贼寇切断,必然会引起极大的动荡,粮食短缺下经济也会随之崩溃。
即便李自成不抢漕运,其他流寇呢?
保不准会趁乱袭击。
贼寇拦截漕运并不是个例。
崇祯十四年,河南、山东等地连年大旱,蝗灾严重,农田欠收,瘟疫流行。
加之官府横征暴敛,农民大饥,饿殍载道,尸体盈野。
老百姓没饭吃,造反的人越来越多。
山东屠夫李青山揭竿而起,聚众数千人起义。
这屠夫平时喜欢看《水浒传》,于是学宋江占据梁山。
先封秀才王邻臣为军师,又封技艺师艾双双为当家大元帅,不断完善军队制度,做大做强。
短短数月竟拉起数万人马,对抗官兵,攻打附近州县,驰骋齐鲁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