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共同开发

梁山的太湖根据地发展迅速,只可惜好景不长。

有人向官府通风报信,举报了当地铜钱私铸的勾当。

官府的人一听,顿时炸了,从来都是官府薅百姓的羊毛,你们这群逆贼,居然敢反向操作。

于是开始派兵打击,查抄了好多地下作坊。

如此一来,梁山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遭遇重创。

李俊、杜兴他们初来乍到,在当地扎根不深,不好与官府起正面冲突。只能吞下损失,总结经验教训,伺机再战。

此时,刚好收到湖区梁山主力的召唤,李俊整顿兵马备战的同时,也借此机会,将铸钱技术给寨主他们带去,大家不仅能共同致富,还能继续扩大产业规模。

……

在洞庭湖区,第一批稻谷终于收割完毕。

这也意味着,梁山在此地能够扎下根来,至少可以自给自足。

由于是首次接触稻谷种植,梁山获得的产量并不算多。

但有了这个过程积累的宝贵种植经验,下一次收割,情况就会好很多。

在宋清、陶宗旺的带领下,梁山士卒还编制了大量的竹席,将所获的新稻摊开来,置于席上晾晒。

此举能大大延长稻谷的保质期,便于粮食的储存。

如此妙法,还是跟当地的老农学的。

由此可见,梁山大军在异地发展自身的同时,与当地百姓的关系,处理得还是可以的。

惟其如此,才能在不同的地域生根发芽,逐步积累实力。

……

远道而来的吴用,盘桓月余后,便返回了山东。

梁山的各部兵马下山以后,八百里水泊,重新拥有了容纳好汉的空间。

新一轮的招兵买马,行将展开。

相信过一段时间,又会收获五六万的士卒。

有了这批兵马,吴用在山东本土的日子,就好过得多了。

而且老家那边,还有很多产业需要打理,吴用身为首脑,也不能离开太久。

吴用回去了,娟子和柱子则留在了湖区。

他们都是青少年,对南方地带充满了好奇,正准备好好探索一番呢。

而且梁山的生猪养殖产业,在南方遭遇了新的挑战。

大家辛辛苦苦,从山东运来的猪仔,居然在湖区水土不服,一个个地害病死掉了。

作为养猪劁猪的专业人才,娟子和柱子肩上的重担,可是不轻。

相信经过何家兄妹的努力,猪仔们很快便能恢复健康,茁壮成长,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