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宽严相济

苟在边疆当藩王 梦农 1688 字 2个月前

“你们竟然拿出这样的方案?”翌日,杨竞又召集吴晋、赵石和柳峻议事,吴晋和赵石拿出的方案,杨竞根本没眼看。

方案规定:凡辽藩城镇,必须使用石炭作为燃料;卖柴者禁止进入城中卖柴。官府定期检查,不使用石炭的居民处罚。另外在农村逐步推广使用石炭,分三年全覆盖。另外,对石炭的购买、储存等,也做了规定。

杨竞看完,心里就一个念头:怕不是你俩也是穿越的吧?而是穿越前还是干某个行业的?

“你俩是不是还准备禁止烧秸秆?”杨竞放下方案,冷不丁的问

“禁止烧秸秆?谁没事禁止那玩意干嘛?殿下说笑了”赵石还没看出火候,笑着说

“是你俩先和孤说笑的”杨竞把方案往桌子上一扔,“不使用石炭的居民处罚?不准卖柴者进城?你们觉得这么规定合理吗?”

吴晋和赵石终于反应过来杨竞生气的点在哪里了?原来是这两条,可是殿下不是您说要大力推广石炭的吗?咱们这么规定也是为了推广石炭啊。不过这话也就只敢在心里说说,嘴上还是说:“请殿下示下”

“长平、鼎诚,你们记着,任何一项政策要想真正的推广,靠的是符合实际、符合绝大数人的利益。如果不符合实际,那么一项政策很难的推行下去”杨竞叹了一口,“你们知道木柴多少钱一斤吗?”

“这个..”吴晋、赵石和柳峻都答不上来。不管怎么说,吴晋和赵石都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柳峻也是巨富之家,他们又怎么会关心木柴的价格呢?

“孤告诉你们吧,木柴的价格在100文100斤左右,也就是说,1块银元能买1000斤木柴”杨竞又问了,“米多少钱一斤?”

“回殿下,正常年月,一块银元500斤米”这个赵石还是知道的,立即答了出来。

“这就是了,孤未就藩前,百姓连果腹都难,又怎么会舍得用柴呢?毕竟2斤柴就是1斤米啊。烧一顿饭,至少得5斤柴吧?”杨竞这话是没错的,古代的穷苦百姓连取暖都成问题。就以唐代为例吧,《卖炭翁》中说,“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问题是南山的森林资源几乎被砍伐殆尽,到了唐代中期,长安城内的薪柴已经严重缺乏,代宗时期,木炭使黎干就曾上书朝廷开槽渠从外地往长安调运薪柴。

达官显贵用薪柴尚且困难,更何况平民百姓呢?

“所以,你们制定方案的时候,根本不用提强制措施。这样会引起百姓的反感,还会给别有用心之人提供话柄”杨竞指出了这个方案的一大问题。

“请殿下赐教”吴晋和赵石一看,这是殿下又想教自己治国理政的方法了,一个个的都端坐了身子。说来也奇怪,殿下这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怎么对人情世故、行政管理这么擅长呢?吴晋和赵石只能把这归结于殿下是天家子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