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又一年毕业季,2023法检选调生来自哪些法学院(一)

近期来,2023年部分省份的选调已经告一段落,法院、检察院选调生的名单也随之新鲜出炉。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当下,选调是许多有志于公职的法学生的首选,或者至少纳入了考虑之中。近年来,一些省市选调高校的名单以及具体条件都在不断发生变动,对政法类院校开放选调生名额的省份越来越多。本期就和小编一起先来看看北京、天津、河北三地选调生的要求以及2023年法检拟录取的选调生都来自哪些法学院吧。

北京市

北京市选调对象为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6所在京“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建设学科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以及2021年8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期间取得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国(境)外院校(以2022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为准)学位、最高学历学制1年及以上、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

在选调条件上,除了政治立场、年龄、身体条件等要求以外,成绩方面需要最高学历期间必修课程无重修或补考。此外,还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最高学历期间获得过校级及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或者校级一等以上学生奖学金;具有参军入伍经历。其中,京外高校的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必须具备上述第2项条件。

此外,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的应届毕业生,独立学院毕业生,毕业后申请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各类成人教育、远程教育毕业生,专升本毕业生不在定向选调范围内。在校期间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学术不端和道德品行问题的,不得报考。

北京市2023年度定向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职位表(法院)

从具体要求来看,北京法院选调在专业上要求较为宽松,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均可,也并未要求至刑法学、民法学等细分方向。在学历要求上,北京市法院选调则要求至少为硕士研究生。这也与“法学专业不读硕士就业难”的江湖传言相印证。实际上,近年来,无论律所还是检法似乎都要求法学生具备硕士以上学历,本科生就业仍有机会,但确实存在难度。

2023年北京市定向选调职位表中,只有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与海淀区人民法院提供了三个职位。在此次选调中没有检察院选调生。去年选调职位中也只有北京市高院、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与通州区人民法院一共提供了9个职位,同样没有检察院选调名额。可以看出,近两年,北京市法检选调生名额有所减少,法院、检察院的录用更多通过公务员考试来录用人员。

在此次北京市法院仅有三个选调生名额的前提下,能够成功被录用的法学生自然是十分优异。其中两位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另一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三人中两人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学子实力优异,另一方面也源于法大每年培养的法学毕业生人数之多。

北京市2023年度定向选调拟录用人员名单(法院)

结合北京市近四年法检选调生录取名单,不难看出,京内高校占据了选调的大片江山。其中,中国政法大学更是表现尤为突出,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京内政法类高校培养法学生数量多的优势。在“五院四系”之外,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也有录用。总体看来,北京市法检选调生来源高校中,虽然法大占比较大,但其他院校也各有所获,法检选调生来源不一。京外学子想要报考北京选调,更需要注意报考应满足的条件,在校期间不断提升自身实力。

北京市近4年定向选调生毕业院校(法检)

天津市

天津市作为直辖市,有着临近首都北京、公务员选调生薪资较为丰厚等优势,一直是选调生考试的热门省市。与北京相比,天津市选调仅面向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毕业生。天津市选调名单高校为36所,低于北京的42所高校以及26所在京高校的建设学科,选调院校范围更小。其中,2021年新增了中国政法大学,2022年新增了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均在选调高校名单之内,而“五院”之中,仅有中国政法大学在选调院校名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