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张绣选择,邹氏心意

宛城,现为张绣所占据。

当年在虎牢关,张尘率领诸侯联军攻破关口,守将张济死战不降,眼见就要死于乱军之中,张绣亲率洛阳三万步卒赶来救援。

张尘念张绣是个英雄,又是赵云师兄,不忍加害,故放了他叔侄俩一条生路,并劝说张绣认清形势,及早脱离董卓。

张绣从之,便率军自行离去,来到宛城立足。

张尘想起,在正史之中,张绣后来也是占据了宛城。

这与历史似乎并无太大改变。这么说来,那位鼎鼎大名的“毒士”贾诩,此时应当也在张绣帐下了。

这个贾诩,可不是一般人物。此人智计过人,算无遗策,然一生谋算,皆为利己,且所行计策奇毒无比,故称“毒士”。

反攻长安、淯水攻曹、反间马超韩遂……这每一计的背后,无不血流成河。

此人,必须得到,若不能为我所用,则必杀之!

两日之后,张尘率军起行,直奔宛城,驻于淯水之畔。

淯水,正是史书上记载,曹操兵败宛城之地。

不过,张尘可不会重蹈曹操的覆辙。

毕竟,他没有那魏武遗风的癖好,对邹氏,他不感兴趣。

洛阳以南,宛城。

张绣此刻正忧虑不已。

张尘奉天子圣谕,率十万大军,收复司隶。短短半个月内,已先后收复荥阳、洛阳,如今陈兵淯水,兵锋所向,直指自己的宛城。

张绣急忙召军师贾诩,商议对策。

不多时,一个身穿玄色长衫的中年文士走了进来,躬身拜道:“将军。”

此人看似四十来岁,正是张绣帐下的军师,凉州武威人士,名唤贾诩,字文和。

贾诩本是凉州人士,与董卓部将段煨乃是同乡。起初,贾诩投奔于他,但段煨疑心深重,他素知贾诩之才,怕他日后夺权,因此,虽然面上礼遇有加,实则处处提防。

贾诩看出段煨所想,心不自安,于是萌生脱离之意。此时,正逢董卓另一部将,张济之侄张绣驻军南阳,仰慕其名,有意相邀,于是贾诩便顺势投了张绣。

后来,洛阳之战时,张绣为救张济,与张尘对阵,后在张尘的劝说下脱离董卓,来到宛城驻扎,贾诩也一路相随至今。

张绣正自愁眉不展,见贾诩到来,忙道:“文和,张尘十万大军陈兵淯水,意图谋我宛城,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