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人神赈灾

冰火义 野生草 1610 字 9天前

天空中,暴雨在雨沐烟的施法下彻底停歇,只剩下无尽的黑暗。

那唯一的光亮,依旧顽强地穿透云隙,像一只凝视着人间的眼睛,冷峻而悲悯。

两位神只,一位平息了地上的怒涛,一位收束了天上的悲泪。

他们共同为这场浩劫画上了休止符,却也将一个破碎而沉寂的世界,留给了在黑暗中等待黎明的人们。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气、洪水的潮气,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神明的清冷气息。

世界安静得可怕,只听得见洪水退去时,水流与河岸摩擦的沙沙声,以及人们劫后余生,压抑在喉咙深处的、微弱的呼吸声。

洪水退去,暴雨初歇,但三州之地,满目疮痍。

一纸诏令,将这人间炼狱划为三区,分命三位皇子前往赈灾。

这不仅是一场对黎民的救赎,更是一场无声的、关乎储君之位的较量。

东区,大皇子李承明。

皇子仪仗并未入城,而是驻扎在城外最高处的一座临时行台。

这里本是当地望族的别院,如今被征用为赈灾总司。

行台之内,灯火彻夜通明,巨大的沙盘上,精确地标注着每一处村落、每一条河流的损毁情况。

无数官吏、幕僚、文书穿梭其间,脚步匆匆,却寂静无声,唯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算盘清脆的拨动声。

李承明,一袭米黄常服,端坐于主位。

他面容沉静,眼神锐利如鹰,正逐一审阅着各地呈报的账册。

他赈灾,靠的是“法”与“序”。

官仓被迅速清点,粮食按人头、按天数精确配给,杜绝任何冒领克扣。

流民被编入保甲,以工代赈,修路、清淤、重建房屋,换取每日的口粮。

他设立了严明的监察律法,任何胆敢侵吞赈灾物资的官吏,一经查实,立斩于行台之前,人头高悬,以儆效尤。

东区景象,是秩序的重建。

街道上,虽仍有断壁残垣,但已不见哭天抢地的混乱。

人们排着长队,面色憔悴却眼神安定,从官吏手中接过沉甸甸的米袋。

工地上,成千上万的灾民在官员的指挥下,默默地清理着家园,汗水混着泥水,却浇不灭眼中重燃的生机。

皇子的威严与铁腕,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这片破碎的土地重新纳入了朝廷的掌控之中。

小主,

西区,二皇子李承渊。 与东区的井然有序不同,西区则充满了人情味与烟火气。

李承渊没有设立高高在上的行台,而是将帅帐直接扎在了灾民最密集的安置点。

一身便于行动的劲装,时常亲自卷起裤腿,踏入泥泞,为伤者包扎,与老者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