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下令斗舰走舸追赶拦截楼船时,他便料到这场战役己方的损失会相当之大。这可不,损失的兵力近乎是刘军的两倍。
然而,可据此判定关羽输了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君不见孙策恼怒成什么样子了?
成功接应到对孙军情况了如指掌的陈霸先,意味着关羽已然摸清了孙策的虚实。往后什么疑兵之计、虚虚实实之类的诡计,在关羽面前将全无用处,此乃一胜。
心腹大将从自己的大本营中逃了出来,一路上有大小军官、百姓配合,如何不叫孙策颜面扫地?
不光现在的文臣武将,就是后世人听说这件事,也会大笑讥讽孙策无能。
孙军将士们听闻此消息后的反应可想而知。
既让对面主公颜面扫地,又进一步打击了孙军的士气,此乃二胜。
本来关羽势力就强,稳扎稳打基本就十拿九稳,遑论新添一个对孙军了如指掌的陈霸先。
综上,关羽不仅没输,甚至可以说是拿下了战略性、决定性的胜利。
平心而论,从襄阳城中逃跑这么凶险的事情,陈霸先不可能成功带出太多人,到最后撑死活个十几人,要求他打仗完全是强人所难。
关羽之所以将陈霸先视作一路大军,完全是由于这两条胜利的价值!
它俩一方面是关羽与陈霸先共同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是陈霸先这一路大军真正的价值所在!
没有关羽联系多路兵马,调走襄阳兵力并在最后及时出现,陈霸先焉能活命?
没有陈霸先平日里招揽人心、细心策划,关羽也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战果。
这就叫神队友!
这就叫相得益彰!
关羽问陈霸先:“你可知樊城中的粮草可供孟珙军队多久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