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一命呜呼

实际上,这次俞士悦真的被狠狠坑了一把。他之所以在德胜门坚守五天五夜,甚至不脱盔甲,正是为了平衡功过,避免更大的麻烦。

俞士悦将自己的家眷送往南方,在当时京城的情况下,这顶多只是一件不太体面的事情。但随着局势变化,这件事对于他来说却成了一个无法挽回的污点,更何况这个污点还被皇帝知道了。

如果想要保全自己的,俞士悦就必须想办法消除这个污点,或者用功劳来抵消过错。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想出了一个主意:亲自到城门楼上值守,连续蹲守五天五夜,以此表明态度以求弥补过错!

这件事俞士悦提前告诉了过于谦。

于谦知道俞士悦的小算盘,也愿意给他几分薄面,免得把事情闹得太僵,影响大明的稳定。所以最终并没有将此事记录在他的功劳簿上,算是功过相抵,日后大概也不会有人再追究俞士悦送家人南下的事情……这一切都属于心照不宣的默契。

按理说,没人会去揭穿这件事,因为在那段时期内这样做的人并不少,而敢于公开指责的人则会被视为触碰了禁忌。

这种人不仅会遭到打压,甚至在路上莫名其妙掉进水坑淹死都不是不可能的事!

谁承想,这位御史居然在大战后的首次早朝上就直接揭露了这个秘密!

更过分的是,他还特意点名批评了俞士悦!

这下子,李慕然彻底慌了神。

杨昭刚开始还有些想不通,这么一件小事,李慕然竟然没有事先跟他打招呼。

后来,杨昭忽然发现那个弹劾李慕然的御史似乎有些眼熟,好像不久前也是他揭发了李慕然暗中倒卖军粮的事情。

顿时哑口无言。

原来,李慕然根本就是一个顺便踩一脚的小角色啊!

今天这位御史来了,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他是抱着用自己的性命换取千古美名的决心来的。

前几天,李慕然暗中倒卖军粮的行为闹得太过难看,被他主动上报给了皇帝。

因此,在这一天的早朝上,这位御史索性在攻击李慕然的同时,顺便拉上了杨昭一起。

他的意思很简单明了:

“反正今天我注定要死在这里,成就千古美名,杨大人不如陪我一起去死吧。这样一来,大家骂你的时候,是不是也会顺便提到我的名字?”

杨昭真是莫名其妙地成了别人的垫脚石。

李慕然看穿了这些事情背后的逻辑后,心里叹了口气,终于深刻理解了御史这份工作的本质:

论当疯狗,他们可是专业的!

“杨大人,朕前阵子交代你的事情办得如何了?”李慕然主动给杨昭递了个台阶。

杨昭听到这话,立刻拿出几本小册子呈递给皇帝。

“陛下,已经全部办妥,这些都是我整理好的条文。”

自从决定推行盐政改革以来,李慕然一直在思考如何将这套政策融入现有的大明管理体系中。

真正要将这些事情详细落实的人,当然不会是他这位皇帝,但身为皇帝,总不能不懂政策。

不然到时候被所有人指责。之前,李慕然给杨昭安排了一个任务。

你不是户部尚书吗?那就由你来为我编写一本关于《盐政新章》的入门书籍吧,顺便整理一下有关漕运法的相关条款,然后呈上来。

现在杨昭交上来的这些册子,就是这段时间他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