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然粗略翻阅了一下,果然,杨昭听进了自己的话。
整本书都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的,每个条款和关键词都被简单明了且详细的语句解释了一番。
整体做得非常不错,用来给政策小白入门相当合适。
把这些册子放进袖子里,李慕然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随意地挥挥手。
“行了,杨大人,你回去吧。”
旁边的那位御史愣住了。
情况似乎有些不对劲啊?
李慕然的事情直接就被当场略过去了。
杨昭这个小插曲,难道也要这样轻轻放过了?
御史有些急了,刚想开口劝诫:“陛下……”
还没等他说完,杨昭已经控制不住情绪,指着他说:“我的功劳我自己清楚,需要你来提醒?”
“陛下,微臣一点功劳也没有,绝无虚言!”
朱祁钰差点笑出声来,点点头说道:“你回去吧。”
那御史还想再说,却见年轻皇帝朝自己指了指。
“你也得回去了。”
无奈之下,只好退后几步,回到人群中。
事情似乎就这样结束了。
表面上看只是一场闹剧,但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演变成一场灾难。
刑部尚书俞士悦全家被满门抄斩,少保于谦被当堂问罪,这两件事一旦爆发,会让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更加岌岌可危。
甚至直接当场崩溃,也不是没有可能!
国家大事无小事,正是这个道理。
哪怕表面上看似一场闹剧,但如果处理不当,立即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轮到你表演,轮到我登场。
这时,另一位御史抢在别人前面站了出来,开口就说:“陛下,微臣有事启奏,于谦独断专权,调动六部人马,实属大不敬……”
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京城备战期间,为了确保军令畅通,朱祁钰特意授予于谦便宜行事之权。
于谦以兵部尚书的身份,指挥六部,统领三军,确实有些冒犯规矩。
但在皇帝的命令下,面对外敌入侵,文武百官都愿意给面子,配合行动。
在这段时间里,御史作为言官,少不了要出来刷存在感,于是弹劾于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