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逐渐减弱

等抵达阳和时,二十万精锐大军已有数万将士在途中丧生,民夫更是遭受惨重损失。

于谦神情恍惚,仿佛看见城池周围阴风阵阵,无数冤魂环绕,发出不甘的哀嚎。

他的视力虽非顶尖,但也足够清楚,隐约间能看到城外草丛中有许多白骨,面容扭曲狰狞,被随意弃置坑中,至今仍未得到安葬。

于谦沉默许久,望着眼前宛如炼狱般的场景,默默为这些将士点上了两炷香,插入地面。

与此同时,大明的皇帝却收到了一个意外的喜讯。

“启奏陛下,由五级大工匠张九九主导的改良项目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能生产出符合标准的焦炭。”

“陛下是否想亲自去查看?”

朱祁钰正伏案处理政务,忽闻此佳音,立刻抬眼,目光中满是喜悦。

低成本、高质量的焦炭,能够为冶炼与烧制提供更高的温度上限,对整个大明的工业体系而言,意义非凡。

朱祁钰放下手中事务,决定立即前往王恭厂考察,成敬早已备好战马,两人带着十几名锦衣卫随即出发。

皇帝有专用御道可通行,在京城内行动迅捷高效,很快便到达了王恭厂。

众所周知,大明的这位皇帝对工匠们掌握的各种奇技淫巧非常感兴趣。

尤其是王恭厂的大工匠,由于近水楼台,常常有机会面圣,更能深刻体会到皇帝对这些技术的热情。

张九九在上报消息后,早早来到门口等候皇帝驾临。

不出所料,不到两个时辰,皇帝便已快马加鞭赶到。

“你就是五级大工匠张九九?”

朱祁钰下马后热情询问。

张九九家境贫寒,无法供他读书。但通过这段时间的耳濡目染,他也明白如何向皇帝行礼,否则便是大不敬。

此时见到皇帝,不敢懈怠,先毕恭毕敬地说:“叩见陛下,陛下洪恩浩荡,万寿无疆。”

待皇帝挥手示意不必拘泥形式后,张九九这才笑着答道:“回禀陛下,小人正是张九九。”

朱祁钰点了点头,立刻拉着张九九前往烧炭现场。

得知皇帝焦虑万分,张九九丝毫不敢懈怠,脸上洋溢着自豪与骄傲,迅速陪同皇帝来到一座大型熔炉旁。

这段时间以来,朱祁钰对制炭工艺有所了解,一眼就看出了眼前的炉子进行了哪些改进。

主要将原来的单个炉灶拆分为三个小型炉灶,其中两个较小的炉灶通过极其复杂的风道设计,达到了令人惊喜的效果。

朱祁钰双眸发亮,结合前世所学知识,不禁赞叹道:“妙极了!真是太妙了!你这个设计相当出色!”

焦炭改良

“之前那些焦炭的质量一直不达标,使用效果也差强人意,我反复研究了很久,最后得出结论:这是因为焦炭含水量过高。”

“这些水分如果不除去,就必须以更高的温度将其炼制成熟焦炭。稍有差池,焦炭就会被自身引燃,这显然是毫无用处的。”

“而如果温度控制不当,焦炭自然会变成灰白色,内部仍残留大量水分。这种低质量的焦炭,甚至不如木炭实用。”

“你们这两个小炉子设计得很好!这样就能大大减少焦炭内部的水分,用这样的炉子烧出的焦炭,怎么可能不好?”

张九九本想在皇帝面前炫耀自己的设计,却不料皇帝只是匆匆一瞥,便看穿了他的构思,还提出了许多自己未曾考虑过的细节。

张九九听得目瞪口呆,起初还想反驳,但渐渐地,心中充满敬意,看着皇帝的目光只剩下了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