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把医术推广

“朕打算让太医院挑选一些懂医术的人,教士兵们学医,董院使觉得如何?”

朱祁钰随手拿起一本药方看了看,说道。

“没问题,年轻大夫只会纸上谈兵,终究算不上真正的医者。”

董宿眼睛一亮,点头说。

“这些只是朕随便问问,朕真正想问的是,董院使怎么看那些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们可是国家的根本,是朝廷的一部分,你怎么看?”

放下书本,朱祁钰看着董宿问。

董宿听了皱了皱眉,放下了摸胡子的手,说:“不过是口传心授罢了,孩子继承父业,这是自然的事。”

董宿的意思很明显,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御医把技术传给自己的儿子,儿子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既得利益的人,怎么可能让他们无私奉献呢?

“朕觉得不对,医者的职责是救人,不管是神农还是孙思邈,面对男女老少、贵人还是奴婢,唯一的目的是为了病人的福祉,同时也要反省自己,不做害人的事。董院使觉得是不是这样?”

朱祁钰站起来,边走边说,双手背在身后。

这种道德高度,没人能反驳,而且华夏有名的医者都是这么做的。

“陛下说得对。”

董宿当然也同意朱祁钰的说法。

“那么医者更应该把医术推广开来,教更多人,对吗?”

“对,但有什么用呢?”

董宿淡淡一笑,说道。

并不是每个医生都能著书立说,只要是人,心里都有点私心,只是多少的问题罢了。

“从现在开始,没有朕的许可,就不能随便动用死囚了,对吧?”

既然董宿这么说了,朱祁钰也就不再客气了。

皇帝自然有医学方面的书籍,也招了不少郎中和医生。

如果太医院能配合,事情就好办多了。

毕竟太医院里,懂理论的人可不少。

“臣不是这个意思,臣的意思是,医生都爱藏着掖着,臣也没办法。”

董宿叹了口气说道。

“朕是在问你,愿不愿意做个榜样。”

朱祁钰回头看了他一眼,让董宿有点紧张,仿佛这位皇帝已经下定决心要整顿太医院了。

当董宿犹豫时,朱祁钰又说:“你们今天能有这番成就,也是靠前人的努力。没有张仲景,没有孙思邈,医学也不会发展到今天,你们再藏来藏去,又能有什么用?”

“陛下打算怎么做,臣一定带头执行,听从命令。”

董宿听完后,不再迟疑。

“太医院要办医学院,扩大招生,不是医学世家的孩子也能进来学习,废除医户制度,凡是想学医的,都可以进学院,不用世代行医。一开始条件可以宽松些,但以后必须从学校毕业,凭成绩才能入学。”

朱祁钰觉得,没有系统的教育,读书人总觉得只有当官一条路,这样不行。

既然他们是学生,就应该给他们更多出路。

从医,就是其中一条。

为什么医学世家一直占优势?因为科举只有一条路,就是做官。

医学也有考试,但你想学医,如果不是医学世家,或者拜师,连考试资格都没有。

朱祁钰要把太医院变成真正的医院,而分离出来的医学院才是正规的教育机构。

至于各地的医院呢?大明朝有惠民药局。

虽然御医是个危险的职业,但待遇甚至比四五品官员还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