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区别对待

一个个读书人站出来大声喊叫。

但喊完之后,他们发现百姓和自己之间好像隔了一层。

“你们娘不干净?”

一个粗汉对着那些义愤填膺的读书人骂道。

读书人瞪大眼睛,指着那个粗汉,手指都在发抖。

什么时候有人敢这样骂他?

如果家门口种地的、挑粪的,不过是普通百姓,你要是对他们客气、平起平坐,那就不合规矩了。

现在不是他客气对待百姓,而是百姓在骂他。

“,你们知道吗?骂人要打十下!还不快把他抓来受刑!”

读书人大声喊道,结果发现监刑官停了下来,笑着看他:“互相骂人,各打十下。”

一句话就把读书人给镇住了。

严格来说,那个粗汉并没有骂人,只是问了一句,真正骂人的反而是读书人。

“我没骂,我只是问问。”

粗汉昂着头大声说:“不是说不能因言获罪吗?为什么到你这就要打我?”

这一下,所有百姓都盯着那些读书人看。

“我之前在城墙上搬石头,没看到你们,那时候你们在哪?”

另一个人站出来,直接说到点子上。

京城保卫战不只是胜利那么简单,如果没有全城百姓配合,也不会这么顺利。

因为圣人得民心,民心才向着圣人。

可那些读书人去哪儿了?

答案很简单,跑的跑了,躲的躲了。

让他们吟诗作对还行,搬石头、运木头这些活儿,本来就是种地的、挑粪的、普通百姓该干的。

所谓的读书人,至少都是秀才。

他们有很多特权,比如见官不用跪拜,穿一身青衫,犯了事,还没脱掉衣服前不能用刑。

最重要的是免税免役,还能养奴仆。

在这么多特权之下,读书才有意义。

但读书人越多,百姓就越苦,这是毫无疑问的,至少现在就是这样。

只要朱祁钰一直给读书人免税免役,这些负担就会落在百姓身上。

以前可能粗汉不会开口,毕竟面对的是老爷。

但现在圣人有什么错?

凭什么要污蔑圣人的母亲?

圣人多好,自己干活还给钱。

最重要的是,就你们是读书人?

我们以后的孩子也能读书了。

这种想法在百姓心中慢慢扎根,只是目的不太光明。

他们恨他,嫉妒他,甚至想成为他。

这其实很正常。

书生们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出话来。

难道真要告诉他们,自己不是躲在国子监,就是逃跑了?

“我们忠君报国,自然是要出主意、献计策,是万里挑一的人才,你们这些普通人怎么懂?”

书生甩了甩袖子,一脸不屑。

“我听说圣人做了奇功牌,立了大功就能得到,你说出主意,有那个牌子吗?”

有人突然大声问了一句,一下子把书生问住了。

奇功牌是给文官的,但京城之战太快了,除了于谦,其他文官根本没有机会。

至于出谋划策,那是小看了武将和于谦,也小看了圣人。

更何况,他不过是个书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