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换个打法

王小飞与卢俊义兵合一处,统合诸将,商议接下来的对策。

“根据情报,方腊势力的整体情况不妙,其兵部尚书王寅麾下的部队,没能在杭州外围挡住官兵的进攻,其背后的杭州城,有被围的风险。”

“秀洲那边呢?”

“方七佛倒是有几分本事,缠住了辛兴宗和杨可世。当然,也有我方李俊暗中帮忙的缘故。”

王小飞想了想,又朝朱武发问道:“军师,你认为,咱们下一步的重点方向在哪边?秀洲,还是杭州?”

朱武胸有成竹:“咱们的首要目的是保住方腊政权,其次才是消灭官军。杭州方向,童贯与王禀的军队加起来,共有八万之众,而且是最精锐的部队。而在秀洲方向,朝廷只摆了四万人。两相比较,还是要盯紧杭州,不能让童贯将方腊一口吞掉。”

卢俊义道:“依我看,仅凭方腊的实力,杭州城肯定守不住。官军一旦破城,红巾军很可能会临时放弃,向别处逃窜。到时候童贯各个击破,可就不妙了。”

王小飞当机立断:“那就向杭州府进发!”

……

此时的杭州城内,一片愁云惨雾。

真是不打不知道,一打吓一跳。

官军面对外敌时怂的一批,可一旦进入帝国内战的模式,那叫一个龙精虎猛。

攘外贼垃圾,安内贼精神,跟千年之后的常校长,简直是一个德性。

而南朝的兵部尚书王寅,此刻正跪在金銮殿上,承受方腊的怒火。

方腊只是骂了几句脏话,就停住了。

眼前可是朝廷的正规军,无论是装备还是兵员质量,都要比红巾军强得多。

王寅他们没有打好,属实情有可原。

即便是方腊自己亲自上阵,也未见得能有王寅做的好。

……

就在文臣武将聚在一起唉声叹气的时候,突然传来了天大的好消息。

“衢州大捷!衢州大捷!”

阴沉许久的朝堂,总算迎来了一丝光亮。

“启禀万岁爷:贼子刘延庆所部三万兵马,已于衢州城下全军覆没,所获辎重缴获无数;我皇朝将士阵亡两万余,伤八千余。此乃国家之福,万岁之福也!”

方腊顿时激动万分:“好,好,好!郑彪真是好样的!王寅,你这个兵部尚书以后就别当了,赏给郑彪来当!”

王寅听后,面色灰败:“罪臣谢主隆恩!”

左丞相娄敏中怀疑道:“陛下,西军素来强悍,怎会被郑彪一口吃掉?会不会是谎报军功?”

包道乙不高兴了,决定维护自己的徒弟:“姓娄的,你他娘的什么意思,这是军报,军报能掺假吗?”

娄敏中被激怒了:“狗道士,你……”

方腊喝道:“行了行了别吵了!郑彪这厮,朕还是了解的,除了有好色的毛病,在大事上,相当靠谱,断然不敢欺瞒朕!”

见皇帝回护郑彪,娄敏中只得作罢。

“传令下去,南边既然打完了,叫郑彪赶紧回来,咱们兵合一处,才能挡住童贯那个狗贼!”

……

朝会开完后,方腊召集重要将领和幕僚,继续召开内阁会议。

与会者都是永乐皇朝的精英,包括太子方天定、公主方金枝、殿前金吾上将方杰,以及南国四大元帅邓元觉、石宝、厉天闰、司行方,还有娄敏中、包道乙、祖世远这三位重要文臣。

前兵部尚书王寅,也得以列席。

方腊开门见山道:“接下来该怎么办?这杭州府,还守不守了?”

众人面面相觑,现场有些沉默。

右丞相祖世远打破僵局,率先提出建议:“老臣以为,还是要守一守的,毕竟是咱们的都城。而且郑彪麾下,还有近五万兵马,与眼下的守军合起来,足足十五万大军。而那童贯只有八万人,只要用心守,绝对能守得住。”

石宝反驳道:“老丞相,咱们的十五万,与童贯手中的八万,能比吗?”

此言一出,又没人说话了。

大家心里一盘算,确实不能比。

红巾军的水分,很大很大。

相当多的兵卒,都是临时拉来的壮丁,连枪都举不稳,就别指望他们在战场上有所表现了。

见大家都沉默不语,班主任方腊开始点名提问。

“大和尚,你的意思呢?”

邓元觉沉声道:“恕我直言,杭州城不宜死守,就是守,也肯定守不住;与其蹲在这里等死,倒不如把军队开出去,倚靠山川河流之利,与那童贯大军捉迷藏,消耗官军的战心。”

公主方金枝拍手道:“大和尚说的有理。皇叔父,咱们的水师部队,要比他朝廷强得多,咱们在水中捉住童贯,把他拿来喂王八!”

方腊听闻此言,无奈笑道:“什么喂王八,没大没小。”

这位金枝公主,是方腊大哥家里的女儿。

大哥死得早,因此金枝公主被方腊视若已出,非常宠爱她。

能在御前会议上,与方腊开玩笑的,也就只有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