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亨听了之后惊讶地“嗯”了一声,随即想到可能的原因,问道:“你知道为什么吗?”
“听说,大沽口那边要扩建造船厂,给船匠的待遇特别好。”
陈安之把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石亨。
石亨神色平静,叹了口气说:“我也正这么想,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等,反正范广那小子给我们留下了一帮会修福船的船匠,得好好利用。”
停顿了一下,石亨露出笑容:“水兵怎么能不懂怎么保养战船呢?让船匠开课!咱们备倭城要专业起来,可不能输给范小子!”
经验可以灵活运用。在京城的时候,石亨就知道工兵这种新兵种,现在叫私役或者徭役。
但他知道,工兵比普通的徭役要专业得多,要求能拿刀打仗,也能拿锄头干活,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以前的水兵根本不需要懂得如何维护战船,那是船匠和水手的事,他们只负责跳船打仗。
这事石亨不太擅长,但他有梁大业。
“去把大业叫来,咱们一起商量一下,比财力,咱是比不过皇上的。”
石亨想了想,对陈安之说道。
梁大业听完石亨的想法后,非常赞同。
当兵不能当一辈子,能在军中学会一门手艺,退伍后也有饭吃,这是圣人的想法,也是神武卫的理念。
不过,船匠这一行,梁大业和神武卫都不太懂。
“军中也就几个船匠,带徒弟慢慢来就行。”
梁大业认真分析着目前的情况。
石亨舔了舔嘴唇,作为一位将领,他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地需要工匠。海军里的船匠至关重要,是战斗力的保障。
为了将来能抢到更多海船,石亨也得确保战船的战斗力。
“没错,不过这事得你我一起上奏。”
石亨点头表示赞同梁大业的说法。
“当然,卑职一切听从将军安排。”
梁大业抱拳说道。
陈安之站在一旁,没什么太多想法。他只是一个参将,无论是训练士兵还是谋划策略,都不如眼前这两个人厉害。
方案确定后,石亨立刻写好书信,一边派人送到京城,一边去找范广留下的船匠,让他们带着徒弟一起干活。
在军中收徒,船匠一开始还有些犹豫,但石亨给的条件实在太优厚了。而且他们教的是如何保养战船,不是造船,活儿轻松多了。
大明沿海的两个港口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这是个信号,预示着渤海即将开放海禁。最先察觉到这点的,自然是那些有利益牵连的权贵们。
有眼光的人已经开始减少自己的私贩规模,因为他们知道,再过段时间,就不需要偷偷摸摸出海了。
朝廷里对是否开海有不同的声音,但不多,因为局势已经定了。山东就算继续禁海,又能怎么样?
孔家勾结海外的事情已经暴露,说明禁海政策对权贵来说根本就是摆设,与其堵不如疏,大家心里都清楚,再反对就不太合时宜了,还可能被扣上勾结外邦的帽子。
既然蛋糕要分,很多守法的权贵自然乐于接受。
一旦涉及利益的人多了,私贩势力也就不得不退让。
大沽口静静停泊的福船,在船工们的操作下不断加固和改造。新式战船要能承受猛烈的火炮,所以围栏和甲板都要加强,可以说,这是全新的福船。